第十五卷 黄昏之宫 第三章 困惑的国王

sp; “从日期看来,应该是陛下即位之初,也就是您将自己关在后宫,闭门不出的时候。”

  刘辉抢过悠舜手中的请奏书仔细一看,的确,那是刘辉不出后宫一步,对于上呈的奏书也随心情高兴就盖,不高兴就不盖时的日期。

  自己甚至连这份奏书都不记得。

  当时的刘辉几乎不曾上朝,也很少与尚书们见面。那些被他以“不想见”为由赏了闭门羹的官员之中,或许也包括葵皇毅吧?抱着整叠关于蝗灾的说明,以及防除对策的书简,不知道来求见过多少次。

  从九彩江回来时,已经决定必须收拾自己留下的残局。

  然而却没想到,自己过去种下的因,那些因为“不想当一个国王”而擅自游手好闲的结果,却会带来如此沉重的后果。

  “当时,虽然葵长官仍尽力在他权限内做了最低限度的指导,但终究因为没有御玺的效力,使颁布令的效果有限。关于防除蝗灾这件事,公家的权限因此减半,户部能拿出的奖赏金也减半,痛失了相当大的政绩啊!”

  说想弄明白的,是刘辉自己。所以非得继续听下去不可。

  “陛下您即位之后,国势渐渐安定下来了。此时又出现了前年夏天的酷暑,所以我才开始担心蝗灾发生的可能。”

  “前年夏天的酷暑?”

  刘辉像个傻瓜似的重复悠舜的话,那听起来简直像是百年前的过去。

  前年夏天,秀丽尚未成为官员,身为侍僮的她,拼命代替那些因酷暑而倒下的官员们工作,为户部尚书打杂而东奔西跑。

  (酷暑?)

  刚才悠舜是怎么说的?

  他似乎说了,大量将与或发生旱灾,会酝酿出飞蝗易于产卵的环境。而虫卵会一直潜伏在土中,等待适当的气象条件孵化。

  前年的酷暑,记得没错的话,万里大山脉水源的两大河川水量,确实顿时之间减少了。但还不至于造成旱灾,故也未曾引起太大的骚动。可是如今想来,万一飞蝗那时已经产下虫卵……

  “幸好,去年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今年夏天却有些许旱灾的征兆。要是食物太少的话,飞蝗成群结队的概率也会提高的。臣判断秋天将是最危险的时候,于是才排遣苏芳前去调查。”

  夏天。

  那时就算需要刘辉在防除令上盖下御玺大印,刘辉人也不在。即使想动用尚书令的权限,但因为当时的刘辉乃是“微服出巡”前往蓝州。所以能够全权委托这件事的,只有旺季等几位最高位阶的大关,连六部尚书都不知情。对外依然宣称刘辉人在朝中。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颁布未盖御玺的防除令,必定会引起多方揣测,更会成为御史台绝佳的弹劾理由。

  “当防除令接连数年都无法彻底执行时,就只好将国运托付给上天了。本来,就算彻底执行防除,都未必能绝对壁面灾害的发生,如果注定不会发生,就算什么都不做仍然不会发生,所以才叫做天灾。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多方派遣官员前往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一发现变色飞蝗就呈报回来,并着手因应。所以臣原本才打算等接获苏芳的回报后,再向陛下您报告。”

  “那么,葵皇毅会派榛苏芳与秀丽一同前往红州,也是因为……”

  “想必是要让他去调查,红州是否已出现变色飞蝗吧?而且在那个拾起,若只有榛苏芳独自进入红州,也会因为正逢经济封锁而徒劳无功。但若是以敕使一行人的形式进入,就能顺利打探到消息了。最重要的,红州乃是国家的大谷仓,现在这个时期的红州,充满了飞蝗最爱的食物,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得进去调查。”

  于是,苏芳调查之后回来了。

  刘辉以手撑额,葵皇毅与悠舜说过的话在脑中复苏。

  ‘像这样直接召我与尚书令前来,并亲自下令于我们,就表示陛下要求我们必须将红秀丽此案当作最优先事项,其他国事都要置之于后,我这样解释可以吗?’

  ‘但是,事情的优先顺序是否正确,请您时时在心中自问,对于每位官员,您都要公平看待,平等对待。此外,也请您不要忘了葵长官所说的,别忘了其他该处理的公务还堆积如山。’

  一心只在意着秀丽而将大官们召来的自己,他们又是以何种眼光看待的呢?

  以何种眼光。

  “榛苏芳说,他在碧州见到了黑色的飞蝗……”

  “就在陛下您来此的稍早之前,臣这里也接获了相同的报告。苏芳在回中央之前,想必已经通知各州府,并让他们进行对策了。如果真的来不及防堵蝗灾,碧州与红州必会快马加鞭捎来讯息。所以为防万一,还请陛下您暂时留在办公房中。”

  “明、明白了……”

  刘辉缓缓点头后站起身。

  这时,悠舜突然开口说道:

  “……陛下。”

  “嗯?”

  “其实,您想问臣的是其他的事情吧?或许,只有现在才有机会问喔。如果有什么事情,就请直说吧。”

  刘辉停下脚步。

  ——其实,自己到底想问什么呢?

  应该不是地方人事或飞蝗的事吧?

  ……没错。事实上,应该还有其他更想知道的事要问他。

  只有现在才有机会问的事。

  坐着不懂的悠舜,依然带着那温柔的微笑。同时看起来又相当疲倦。

  烛台的火光晃动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