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章 迦尔纳克会战

薇娅完全理解不了。看来自己还要学习许多有关人类的事情。另外,总觉得克劳迪娅也将忠义看得很重。

  (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克劳迪娅要为了忠义而死,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杀死那所谓的忠义。这是绝对的。)

  奥莉薇娅握紧拳头,暗自下定了决心,这时候,一道耳熟的声音传来。

  “奥莉薇娅,大营发来了召集令。”

  阿什顿挥着手走了过来,奥莉薇娅盯着他看了起来。

  (嗯,阿什顿应该没问题。他应该不会说出为忠义而死的话来。)

  “嗯?我的脸上有什么吗?”

  阿什顿连忙摸了摸自己的脸。奥莉薇娅同他报以微笑。

  “没什么,你不用在意。比起这个,大营为什么要叫我们回去?是发生什么了吗?”

  “谁知道呢。照传令兵的话来说,好像除了我们之外的部队都陷入了相当的苦战……总之等准备完毕之后,我们就立刻出发吧。奥莉薇娅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还有克劳迪娅中尉,关于之后的预定——”

  阿什顿带着地图向克劳迪娅接近了过去。

  (不知怎么,看着他们两个,胸口就暖洋洋的。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我没有喝什么暖和的汤呀。总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股温暖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的奥莉薇娅还理解不了。即使是与Z一起生活的时候,她也没有过这种感觉。只要继续和两人待在一起,那么自己总有一天就能弄清楚了吧。

  想着这些,奥莉薇娅突然扑进了两人中间,强行挽住了面露惊讶的两人的胳膊,露出了无邪的笑容。

  迦尔纳克溪谷南部 第七军大营

  接到保罗的命令后,独立骑兵联队回到了大营。奥莉薇娅等人一到,军事会议就开始了。

  “突然将你们召集起来,原因不为别的,是敌人突然有了大动作。——奥托副官,你跟大家解释一下。”

  “遵命!”

  奥托从椅子上起身,就目前的情况为在场的将官作了一番说明。内容是疑似敌军主力的部队在贝纳姆河下游附近重新建起了大营。而大营的兵力仅有寥寥三千。据索敌的斥候报告,附近完全找不到理应保卫大营的其余部队的影子。

  “敌人的大营所在的地方,纵观整个迦尔纳克溪谷也是尤其宽广的一处。红之骑士团理应擅长山岳作战,事实上他们目前也确实相对我军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明明如此,他们却主动舍弃了自己的优势,此举让人猜不透用意。进一步来说,撇开护卫部队,将只有三千兵力驻守的大营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真是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啊。”

  第七军中的一名老将道出了自己对此的疑惑,其余人亦纷纷附和。但只有阿什顿不同,他若有所思地盯着桌上的布阵图。

  顺带一说,奥莉薇娅正在用干净的毛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自己的盔甲,看来她相当爱惜这副盔甲。奥托已不知几次向她投以冰冷的目光,而克劳迪娅每次都会轻声提醒她注意。虽然被提醒之后会暂时停手,但她很快又会重操旧业。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是这样。

  “确实是意图不明。但这岂不是绝佳的机会?”

  “正是如此。只要一鼓作气强袭敌军大营,击毙他们的总司令也不无可能。保罗阁下,我们应该发动攻击。”

  “我也这么认为。”

  将官们纷纷表示应该趁此机会发动进攻。这不外乎是出于他们对打破现状的希冀。一时间,主张进攻的意见支配了全场。

  保罗用力摸了摸下巴,突然将话题抛给了阿什顿。

  “阿什顿准尉对这个状况怎么看。不用顾忌,直接讲出你的看法便是。”

  “遵命……我认为这无疑是敌人的陷阱。还是不要轻易进军为好。”

  “这样啊……你何以断定?”

  “是,请看这里。”

  阿什顿挑选了一枚黑色棋子摆在布阵图上,用以代表敌军大营。众人的目光纷纷集中了过来。尽管阿什顿的意见与会议此前的风向背道而驰,但却没有遭到任何人的质疑。想必是拜至今为止的成绩所赐吧,就连上次对他进行了那样一番冷嘲热讽的胡斯门德,也一反常态地竖耳倾听。

  “敌人为什么要如此刻意地强调守备的空虚呢。确实,乍一看下,这像是我们直捣大营的良机。可是这恰恰是敌人布下的陷阱。”

  接着,阿什顿在代指大营的棋子周围布置了一圈新的黑色棋子。

  “我认为敌人的部队就像这样埋伏在了距离大营有一段距离的位置。斥候之所以没有在周围发现护卫部队的影子,原因应该就在这里。如果我们真的一股脑儿地冲向敌军大营的话、”

  阿什顿首先将白色棋子摆在敌军大营旁边,接着以包围之势将周围的黑色棋子推向了白色棋子。

  “埋伏在周围的敌军部队就会一拥而上,将我们包围歼灭。大概估计一下,这些部队驰援大营所需的时间当在一个小时左右。”

  说完这些,阿什顿敬了一礼,重新坐回了椅子上。在场的将官无不因失意而出声低喃。保罗神色不悦,开口道:

  “你的意思是说,在敌人的总司令看来,在这一个小时之内,即便我们倾尽全力发动攻击,他们也能抵挡得住?”

  “我们也真是被小觑了啊。”

  不待阿什顿回话,奥托便以平静的语气道出了心中的感想。如果这都是事实,那么克劳迪娅的感想也与奥托如出一辙。但红之骑士团确实有这份实力。两军在这一点上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