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匆匆地赶往大学,身上的行李正折磨着我。
扶了扶眼镜,我正背着背包奔跑着,难以置信的重量从两手的环保袋里传来。里面装满了书和资料一类的纸制品,而背包里则装着石头。为什么要背着石头跑呢?此时的我就像正在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工人一样。
从车站到大学的路是只有两百米的直行道,但从大学正门到我就职的研究室有足足一公里。感觉某样东西被扭曲了,应该是时空或建筑计划的其中之一吧。
我就职的央都大学是一座坐落于东京郊边的都立综合性大学。充分开发了多摩山林后,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共有文理系下的25个学科和共计9000名学生。徒步从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十五分钟,考虑到课与课之间的休息时间只有十分钟,这样的设计明显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为了遵守这样不讲道理的规矩,学生们把自行车或者汽车作为移动工具。可以的话,我也想用文明的产物来搬运石头,而研究室仅有的一辆车是供教授们轮流使用的。身为助教的我完全变成了人肉苦力。该不该用在石头下铺圆木那样古代搬运方法来搬这块石头呢?在找不到圆木的情况下,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乖乖朝实验室赶去了。
2
“我……回来了。”
“欢迎回来”,我喘着气走进房间,几位学生发出了回应。房间被分隔成好几个区块,走到自己的桌子后,终于可以砰砰地放下这些沉重的负担了。不过这个装有石头的背包要轻拿轻放,毕竟是从别人那借来的东西,弄坏了的话就麻烦了。
抬起头看向墙上的时钟,已经将近十六点了。糟糕,没有时间了。
“有马君。”
被叫到名字的我回过了头,万龟教授刚好从教授室里走了出来。今天教授应该也和平时一样外出参加实地工作了,可年逾古稀的他的脸上完全没有疲惫的影子。多半是汽车的力量吧。
“怎样?”
“完美完成任务。”
满怀信心把背包打开,将里面被报纸包裹的块状物取出,将它层层剥开。因为没有合适的缓冲物,石头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将最后一层剥开后,展现在面前的是压缸石一般大小的原石。
“我把实物借过来了!这就是藤原先生家的御神体!”
我骄傲地挺起了胸膛。今天的实地考察最大的成果就是这个保护住在奥多摩的藤原家的屋敷神的御神体。
“挺能干的嘛,有马君”
万龟教授两眼发光地看向石头。
我在央都大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室里担任助教的同时,也在研究“文化人类学”。
名为“文化人类学”,但一般人完全不知道这是研究什么的。虽然说在入学前我对此也是一头雾水。准确说就是去理解研究人类文化之类的领域吧。
因为所谓“文化”的定义广阔无边,就出现了很多研究的分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人员可能会做完全不同的事。仅代表性的分支就有历史,语言,衣食住行,社会制度,音乐,教育之类的……不过这也是所谓人类的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我认为这个领域还是很有趣的。
我专攻的领域是《民俗学》,主要研究当地的信仰,节日,神话和民间故事。像是研究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节日,或者跟随研究一个家族周到细致地传承下来的传说。而今天借到的藤原家的御神体就属于后者。
“但是话说回来,真的有种神圣的感觉呢”
万龟教授注视着这块石头,点了点头。
“正是如此。”
为表同意,我推了推眼镜。拥有悠久历史的,从室町时代起就守护着藤原家族的神明,透过镜片都不禁感到一股恢弘的威严感。
“一开始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长久以来接受着人们的念想之后,有什么东西寄宿在上面了吧。”
“正是人灵魂所具有的神性的体现吧……”
手机铃声响了。是藤原先生打来的。接起电话,表达了感谢,听完要事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教授。”
“怎么了?”
“藤原先生说他刚想起来,御神体在去年就好像因为掉落而四分五裂了,现在的这个是他母亲换的一块压缸石”
“这样啊。”
万龟教授盯着窗外。
“这就是文化人类学有趣的地方啊……”
我可不这么认为。就在此时手机铃声又响了。
十六点五分,“小真”显示在了手机屏幕上。
“我要回去了!啊!神明大人!”
慌张地把就任一年的御神体重新包裹起来。提上装有换洗衣服的纸袋离开了教室。
身后传来了万龟教授渐渐淡出的声音。
“替我向真千子问好……”
3
京王线的车窗外,夕阳下的小镇从眼前掠过。
一辆相反方向的列车开过。下行的列车里挤满了归家的乘客,而我们乘坐的上行列车里还有座位空着。
身旁,小真正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我西装的袖口。
“不要用像提着什么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