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山顶
小熊这个出乎意料的提问,让礼子原先因标高三千五百公尺的寒气而苍白的脸色,稍稍恢复了一点血气。小熊并不想看到礼子脸红的模样,而比起往常无精打采许多的礼子,还是开口回答了问题。
「是前阵子和你一起买的东西啦!在这种深山里头精心打扮也无济于事吧?」
暑假刚开始不久时,小熊与礼子曾到韭崎的购物商场去买不合时节的御寒内衣。
一旦开始骑机车,就会去找冬天派得上用场的东西,无关季节。由于礼子无论如何都想要的内衣,店家正在做店头限定的过季特价贩卖出清,所以她才会和小熊一块儿去采购。
小熊与礼子买下了因已故的黛安娜王妃一句「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因为我身上穿著Damart的内衣呀」而变得声名大噪的Damart御寒内衣及内搭裤。小熊她们原本想在同一家店里添购内衣裤,可是她俩带的钱买不起Damart公司推出的法国产品,结果跑去回程路上的大型休闲服饰连锁店买了。小熊买的是亮色系,而礼子是暗色款。
「那就不行了。我们两个都无法继续攀登下去。」
慧海告诉小熊的确认方法极其单纯。不适合在气温、气压骤降的高山上生存的人,其中一种例子便是穿著棉质内衣裤。
棉的吸湿性固然优秀,不过排汗性和速乾性则略逊其他素材一筹。平时经常穿著成套牛仔装骑车的小熊遭骤雨淋湿时,也曾被衣物乾燥的缓慢程度给搞得吃不消。她也晓得湿掉的棉会令体温降低。
冬天骑脚踏车跨越丘陵时,在上坡弄得汗水淋漓的上衣,会因下坡的风压而使得身子骤然变冷──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
即使身穿御寒衣物,假如底下所穿的是棉质服饰,汗水就会直接转变为湿气。不容易乾掉的汗水会逐渐夺走体温。就算目前富士山天气晴朗,一旦受到骤雨和强风吹拂,温度与体力将会不断流失,导致脑袋无法保持在足以维持意识和判断力的底线上头。
慧海仍依靠双脚冒险,还没有爬过从老家走去很花时间的富士山,不过却有攀登过以她的标准来说离家很近的甲斐驹岳。尽管由于高中生预算有限之故,她身上所做的打扮是合成皮靴加上钓具店的便宜御寒服,但内里却是穿著羊毛材质。
礼子似乎也注意到满是汗水的内衣裤一直没有乾,还有它所带来的寒意,于是一脸心有不甘地喃喃说道:
「冒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判断撤退的时机对吧。」
小熊颔首应允。虽然她们两个都还没有藉由Cross Cub称霸这座山的能力,不过却获得了活下去所必须的判断力。并非「只要努力就做得到」这种儿童漫画般的幻想,而是正视无能为力的自己,为了今后得偿所望而做好必要准备的能力。
小熊走到履带车那儿去,告知女性编辑登山活动中止的消息。安稳的情绪随即在工作人员之间散播开来。虽然为了以成功登顶而非放弃的字眼来润饰报导内容,现场一时片刻弥漫著「照小熊和礼子的意思,让她们俩自个儿攻顶」这样的气氛,不过万一有人受伤的话,根本就写不成杂志报导了。
工作人员甚至都在讨论要不要强行制止她们两个继续登山了。
那名还年轻的女性编辑不晓得,但摄影人员里有一位长期从事汽机车杂志工作的摄影师。他曾经在某本知名汽车改装杂志于谷田部测试赛道所举办的改装车极速挑战赛之中,亲眼见到以前驱车参战的总编意外身亡的现场。
决定下山并拍摄了徒具形式的照片及影片后,小熊与礼子骑著Cross Cub,而摄影人员则是搭乘履带车顺著推土机道而下。
下山时没有坡度造成的负担,因此比攀爬时要轻松许多。小熊她们皆利用推土机道特有的侧倾方式,让车身滑过弯道。骑在Cross Cub上的小熊,认为这辆车和自己的Cub有不同层面的趣味性存在。它的避震器容量要比自己平时骑的车大了许多,刚开始觉得塑胶车身很突兀,但感觉里头的钢管车架强度胜过旧式Cub的铁板车体。最起码旧款Cub独有的缺点──后挡泥板被人撞一下就使得整个车身扭曲,导致整辆车报销──这辆车应该不会有。
在半途的七合目、六合目等著履带车花一段时间缓缓开下来的小熊及礼子,回到了五合目。
在那里重新开始摄影之后,小熊便要把Cross Cub堆上在五合目等候的取材厢型车之中。摄影人员表示,他们会用这辆要到厂商那边还车的取材车,送小熊等人回家。
礼子在登山期间一直拿Cross Cub和自己的Hunter Cub相比,并频频出言抱怨。这样的她把红色Cross Cub推到了取材车的尾门前面,却迟迟不肯推上去。小熊队取材车的工作人员说:
「反正既然要到我们家去,那可以骑著Cross Cub上路吗?」
略作思索的摄影人员回以一句「这样能够拍到不错的画面呢」,便答应了小熊的提议。听到这句话的礼子开心地拍了拍Cross Cub的座垫,跨上车踩发引擎。即使对这辆附有马达启动钮的Cub见异思迁,她依然还是不改自己的做法。
其后,小熊与礼子分别骑乘两辆机车,从富士山踏上前往山梨的归途。
尽管攻顶活动半途结束,她们仍品尝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成就感。
几天后,女性编辑在统整她们俩骑车攀爬富士山的报导,同时办理比当初说好的酬劳要来得丰厚些许的汇款手续。这时,一封邮件寄到了她这里来。
那是在企画进行期间,礼子拿来当作联络方式的信箱。小熊及礼子两人联名寄了一封形式上的感谢函来。
简朴过头的内容底下,附带了一个档案。开启档案后的女性编辑惊叫出声,让周遭的人们都回过头来望著她。
注视著女性编辑电脑桌面上令她惊声尖叫的内容,编辑们则发出了更大的惊疑声。
那份档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