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Herr古泉,在并非封闭空间的状况下,无法将嫌犯缩限为不特定多数人嘛。『给读者的挑战』跟这个逻辑有关吗?」
「就是对这种作品特别有效。想将嫌犯限制在故事人物中,却因为现场状况或时空背景而做不到,搞不好还会一口气扩大到全世界的人都有嫌疑。这下该怎么办呢──」
「插入『给读者的挑战』就好了吗。这样写就much better了呢。就像秉持公平竞争的精神一样,很亲切地说『凶手就在至今出现过的人物里』。」
「其实也不用写得那么明,只要插入『给读者的挑战』,读者自然会受到诱导,下意识地设限。一般而言,根本不会有人认为凶手会是连个名字都没出现过的第三者,喔不,就连作者都不会设定这么空泛的凶手。那么,会不会是作者故意要读者这么想呢?这也不太可能。如果要玩这种凶手不存在于角色之中的变格手法,那么『给读者的挑战』反而打从一开始就没必要存在。」
「所以是反过来利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默契吗。」
「毕竟以这种方式限定角色人数并不会让作者自讨苦吃,单纯是防止嫌疑扩大而已。就像在说『很抱歉,因为一些缘故,我无法完全排除凶手不会是无名第三者的可能,敬请见谅』这样。」
这样就不像挑战,而是辩解了呢。
「我是不打算说成这样啦。」古泉说:「另外呢,含有『给读者的挑战』的推理小说,需要一个与作者同名的角色。挑战必须是以这个角色的名义发起。」
「笔者等于叙事者这种有分Queen版和Van Dine版喔?」
T开口打岔。
「两种都无所谓。」
古泉慢悠悠地解释:
「附战书的本格推理,无疑是作者与读者间的益智游戏。由于问题当然是由作者来制作,『给读者的挑战』必定是以作者的名义为之。倘若作者中途冒出来说些戏外角度的看法,不管怎样都会削减读者的代入感,将他们拉回现实。但如果这个动作是由故事角色来做的话会怎么样呢,不就可以自然地读下去了吗?与作者同名的侦探,或是华生这种角色的存在,可以让现实与书中世界无缝接轨,或者说产生这样的错觉。」
经过一段沉思默考的时间──
「Mr.古泉,我已经充分明白你的mind已经印满了对于『挑战』的serious obsession。」
T含笑地说:
「但我可没有这么夸张,对『挑战』的有无并没有那么计较。就算看直接就是whodunit的Queen小说也是如此。」
「毕竟昆恩特别去挑战读者的作品也只有国名系列和《中途之家》嘛。」
古泉耸耸肩。
「不过我倒是主张『给读者的挑战』这种方方正正的谜题,才是本格推理的首要条件就是了。」
「甚至还做出这种结论啊,感觉像原理主义者一样,a little很难just so耶。」
我花了一点时间才把just so转成接受。
T视线一转,问道:
「长门同学,你觉得本格推理需要什么条件?」
「不会不公平。」
长门答得又快又短。
「那是必须公平的意思吗?」
给古泉的回答,是沉默。
「…………」
「啊,我好像懂了。『不会不公平』和『必须公平』并不相等。」
T一脸破解了长门想法的脸。
「也就是说,她的意思是只要不在文中说谎就行。喔不,应该说就算说谎,只要是多方思考之后就能看破的谎就无所谓。」
古泉对推研社员摊开右掌问:
「第一人称的小说设定成叙事者会夹杂谎言,不能完全信任这样,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第三人称上帝视角的小说,就不应该这么做了吧?」
「以长门同学的statement来说,这样也没关系。就算第三人称的叙述文里出现假资讯,她也看得出来吧。」
「这样的想法恐怕太过头了点。要是本格推理界有教廷这样的组织,肯定会认定你是异端呢。」
「程度像长门同学这么高的话,从字里行间看破作者的意图,一定比拗三岁小孩的arm还要简单。况且──」
T换口气说:
「说到底,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其实是一样的东西。第一人称是以角色的视角来叙述,第三人称则是作者的第一人称,只是省略了主词而已。」
「那么第一人称等于是作者、角色和读者的三方会谈,第三人称可说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谈吧。」
「应该说──」T继续解释:「第三人称上帝视角的文体相当于作者的第一人称,所以怎么叙述都随作者高兴,某些人就会加入谎言和误导。」
「这样太自由了吧。但如果有登峰造极的叙事陷阱,说不定真的会是那样。」
差不多了吧。
朝比奈表情变得很认真,似乎总算拿定主意。
「嘿!」
短短一个吆喝,她将棋子轻轻地摆在棋盘上。然后往装棋子的纸板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