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LAST WALTZ 瓦尔基丽

英分子戈培尔「博士」,拿她没辙般苦笑。

  「『前畑加油!前畑加油!赢了!赢了!赢了!赢了!』注39」

  戈培尔意外灵巧地模仿日本广播的声音。

  「柏林奥运时,日本的主播真教人叹为观止。莱妮和我再怎么做好万全的安排,也无法像那样挑起国民的狂热。虽然不甘心,但我们甘拜下风。」

  戈培尔耸耸肩,继续道。

  「不过,那是巧合的产物。那种手法无法一用再用。第二次是模仿,第三次就沦为闹剧。除非是无脑的傻瓜,否则都会觉得扫兴。包括这部分在内,我们原本非常关注日本奥运会是什么情况。如同莱妮提到的,我也认为日本应该举办奥运。然而,日本却干脆地交出主办权,实在遗憾。」

  戈培尔不停摇头。

  柏林奥运以前,不管在哪一层意义上,奥运都只是业余体育的庆典,是上不了国际政治舞台的小活动。

  可是,纳粹彻底利用奥运。

  首先是策动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盛大报导奥运的消息。各国媒体应邀到德国,无论是交通、食宿、金钱等一切开销,皆提供种种优惠。奥运正式开幕后,以希特勒总统为首,所有纳粹干部都赶到奥运会场,替选手加油打气。经过锻炼的肉体美、胜负一瞬间的紧张感,年轻与健康是美好的。人们为选手的活跃送上声援,为他们狂热。比赛结束,发色、眼珠、肤色不同的选手,互相赞扬对方的表现。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捕捉这些画面,写下报导传送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接着,会后公开的纪录片《奥林匹亚》再次令全世界陷入狂热。从观众平常不可能看到的角度拍摄的影像魄力十足。运用特写、慢动作、倒转等手法,没拍好的赛事就重新来过。透过影像和音乐,原本只是业余运动赛事的奥运,摇身一变,成为「轻易感动每一个人的大戏」。

  《奥林匹亚》将奥运的美好传递给全世界,同时也充分达成目的,让世人对主办这场奥运,促使赛事顺利成功的纳粹德国(镜头不时带到希特勒总统的身影)萌生信赖。

  就在这一刻,欧洲人对德国的印象从「野蛮纳粹」变成「和平纳粹」。纳粹德国以这样的形象作为隐身衣,悄悄扩大受到《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的军备,不知不觉间成长为凌驾英法的军事大国。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各国政治人物皆对奥运不屑一顾,纳粹却在政治与军事上,将奥运利用到敲骨吸髓的地步。

  卓越的着眼点。据说利用奥运的情报战略,也是戈培尔的提案。

  或者就像戈培尔指出的,正因时局如此,日本更应该在东京举办奥运,向全世界宣扬「和平日本」,但是——

  雪村悄悄皱起眉。

  即使是这一瞬间,中国大陆上仍持续着泥沼般的战事。由于日渐庞大的军事费用,国内经济早已崩坏,乡村在穷困中喘息。卖女儿成为家常便饭,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饿殍。在看不到出口的状况下,只为宣扬国威,就投入天文数字的国家经费举办东京奥运,与其说是滑稽,简直到了惊悚的地步。

  毫无前景可言,即使空洞地热闹一场,在政治上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想拿奥运当「烟雾弹」利用在政治上,起码要等处境再像话点。比方——

  掌握局势混沌不明的欧洲往后关键的发展,是纳粹德国。

  这一点毋庸置疑。

  必须识破纳粹的真实意图,洞悉他们的方针,精准应对。

  这是现今的日本在复杂诡谲、雁过拔毛的国际情势中唯一的生路。

  雪村眯起眼,试着揣摩正与逸见闲聊的戈培尔的想法。

  德国国内的新闻媒体,已完全掌控在戈培尔手中。

  继报纸、广播后,戈培尔下一个想支配的目标就是电影。德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UFA」股权,纳粹党已取得七成以上,人事方面也和政权紧密连结在一起。实质上,可说是纳粹党把持的国营企业。

  电影是运用音乐与影像的复合媒体。

  根据最近发表的学说,人类接收的资讯中,视觉与听觉就占八成。

  电影这种复合媒体,能够以自然的形式,将「简单明了的故事」灌输到国民的潜意识里,动员他们投入国家方针。简单明了的故事与壮丽的音乐,能轻易剥夺人们的理性,令他们狂热。「当理性沉睡时,怪物就会觉醒」,这应该就是戈培尔的目的。问题在于——

  纳粹要把德国国民引导到哪里?

  具体而言,德国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是苏联,还是英国?

  纳粹想灌输国民的下一个简单明了的故事为「敌人是谁」。

  只要能预先知悉他们的方针,日本就能先声夺人。至少能将欧洲情势转变为对祖国有利的外交筹码……

  「对了,戈培尔先生,今天您怎么会特地光临?」

  逸见讨好地笑着,忽然想到般问。

  戈培尔没立刻回答,望向墙上的进度表,若无其事地反问:

  「摄影进度似乎有些落后?」

  「小问题。只是稍微变更摄影次序,一切都在掌控中。」

  「而且制作费也超出预算。」

  「超出预算?」逸见愣住般眨眨眼,「这就怪了,这次还没用掉多少……」

  戈培尔不知为何眯起眼,像在仔细观察逸见。

  「其实,我听到奇妙的传闻。」

  戈培尔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