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折纸鹤的女人

/>
  不巧雄高不在事务所,浩二郎接起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位妇人的沉稳嗓音。

  「这首歌真令人怀念。」简单打过招呼后,对方自称是前教员,叫做麻野利江,她感慨万千地说出对这首歌词的感想。

  「所以真是校歌没错?」浩二郎有些兴奋。

  「这是押上高中夜校的校歌,不过那间学校已经废校了。」

  「押上高中夜校离上野车站很近吗?」浩二郎坦承自己对东京的地理不熟,问道。

  「歌词开头有一条漏了两个字的河川,那是隅田川。穿过隅田川上的言问桥可以到浅草,再往前直走就能抵达上野。」麻野说,这勉强算是步行可达范围。

  原来是「隅田川」啊。浩二郎在心中补齐歌词开头的两个字。

  「麻野女士,您过去曾在押上高中夜校教课吗?」

  「没错。那是我第一间任教的学校,共教三年。第二年就是昭和四十年时,学校决定要创作校歌。」

  「校歌是在昭和四十年创作的?」

  与田村遇到那位女性的时间点相符。

  「对全时制高中来说,有校歌是很理所当然的事,但夜校就不一样了,不是每间学校都有校歌。当时学校决定我们也来做一首校歌,歌词就向全校学生征文,招募对象不限学年,每个学生都可以投稿。」

  学校原本拜托教国文的麻野写歌词,但她提议让学生投稿。

  「因为学生大多没自信,我希望透过诗作,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及荣誉感。」

  四月开始征文,五月底截稿,共募集到三十二首诗。麻野回忆,当时全校学生不过七十人,感觉得出学生们十分重视这件事。

  「大家平时工作很忙,能来上课已经十分难得了。我觉得大家都好认真。」

  麻野说,她现在仍保存那三十二首诗。这三十二首诗象征她参与创作校歌,见证学校历史的喜悦,以及学生们投注的热情,她说什么也不会丢弃。

  「最后,我们采用了某位女学生的诗。」

  「就是我们传真过去的那首诗吧。」

  「是的。很遗憾,那位学生五月就退学了,我们还来不及告诉她获选的事情。」

  「您说她五月退学,」浩二郎有些激动。「您知道她的名字吗?」

  「知道,她叫石桥笙子。」

  「她当时在哪里工作?」

  「我记得是隅田川边的一家纸箱工厂。」

  「纸箱工厂吗?不是在餐饮业,料亭之类的地方上班?」

  「不是,笙子长得像橡皮球一样圆滚滚,她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在纸箱工厂工作,但不要把我看做橡皮球。』6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她是在南国长大的开朗女孩。」

  「南国?」

  「她是小仓出身,现在住在北九州市。」

  麻野至今仍会和她互寄贺年卡。

  「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我她退学的原因?」

  对方是折纸鹤女性的机率越来越渺茫。即使如此,浩二郎仍不放弃地寻找连结。

  「她母亲生病了。她是单亲家庭,妈妈复健,没办法下田工作,她还得照顾妹妹。」

  浩二郎佩服地说:您还记得真清楚。原来她在每首诗的后面写下每个学生特征。自己掀开谜底的麻野在电话那头高雅地笑着。

  「还有其他也在五月退学的学生吗?」

  「这个嘛,其实五月共二十多位学生退学,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投稿……」

  「没有投稿就表示您没有记下他们的特征。」

  「印象很模糊,毕竟已经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不看记录还能记得的学生,大概只有像笙子这些还有在连络的而已。有读到毕业的学生,就会在毕业纪念册或文集留下资料。」

  浩二郎在不违反保密义务的程度内,告知委托人他正在找一名女性,麻烦麻野代为联系石桥笙子,或者由回忆侦探社直接打给她也可以。

  折纸鹤的女性可能没对田村说实话,直接确认是最好的方式。

  「我知道了,我会替你们问笙子,然后再连络你们。」

  浩二郎再三道谢,放下话筒。

  约莫一个小时过去,雄高结束拍戏,进公司上班。会操竹竿撑船的雄高常被调派到伏见港遗迹,拍摄摆渡船的场景。当然,他饰演无名船夫,也没有台词。但只要接到通知,他总是毫无怨言,抓起竹竿。

  「感觉离线索又更靠近了一步。」雄高听完浩二郎描述麻野在电话提供的情报后,说出他的感想。

  「至少追踪到四十三年前创作校歌歌词的女生。歌词抄在纸上,再折成纸鹤,她和那张纸之间应该有某个连结点,我们算是往前迈出一步了。」

  说到这里,电话响了。是茶川打来的。

  「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了。」

  「什么事?」浩二郎按捺激动的心情询问。

  「为了让图案浮现地更明显,我拿去扫描影印,结果发现这张纸对热有反应。」茶川说话总没头没脑,浩二郎回想起以前茶川在搜查会议上,常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