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因为事情太过顺遂而产生不真实的感觉。面对各种要求,我只是暧昧地点头答应。
「来拍摄现场看看吧,顺便客串一下路人。」
我就这样被带到了一所茨城的学校。
当时是什么时节呢……我记得天气相当冷。
我没什么机会造访电影拍摄现场,到处好奇地东张西望。
学校内也有学生,不过我实在无法分出他们身上的制服到底是戏服,还是这所学校的制服,于是问了「你是真的学生吗?」然后被嘲笑一番(那位是真的学生)。
此外,广播剧中饰演若松和彦的绪方惠美女士还为电影献唱主题歌,各方面都要感谢她。
◆
回到小说的主题:最初构想中,故事的叙事者(=视角承载者)其实是若松和彦。当我翻出当初记录灵感的笔记本,看到自己笔迹留下的备注这么写的时候,委实惊讶。
从若松的视角看鹿岛翔香的话,她应该就像有着多重人格,讲话内容变来变去。而且不只说话内容,就连表现出来的急迫感和亲密感也跟着改变。我可能想写对此困惑不解的若松和彦被翔香搞得团团转而带来趣味性。毕竟这个阶段的若松和彦,只是一个会慌张、烦恼、也会因为女生而小鹿乱撞的标准高中男生角色。
不过采取这种写法,会产生各种不便。想来我就是因此才在某个阶段决定反转整个故事结构。大胆尝试之下,这番大改造竟然出乎意料成功。老实说,过程十分痛快,让我判断这样行得通。
影响最大的一点是,若松和彦不再是故事叙事者之后,我就不需要描写他的内心。如此一来,我就可以把他的头脑提升到超乎常识的程度,减少他厘清状况需要的程序。
尽可能简明易懂地传达给读者——是我在写小说时非常重视的一点,我不想让故事变得错综复杂。我希望尽量减少若松和彦解明事情真相的步骤,同时尽可能压低鹿岛翔香的时间跳跃次数。这两点透过前述的大改造,奇迹般完美达成需求。
◆
故事情节底定之后,写作进展十分顺利。这部作品在性质上,无法更动故事线,所以我也不用考虑多余的事情。毕竟即使事后想到好点子,不管我如何苦苦思索,都无法再加进故事。
只有一处是事后追加,就是尾声。正是章节标题为〈最后的插曲〉的那一部分。
构思故事的时候,我打算让这个故事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我希望将故事写成从序章开始,在终章结束,不过终章又连到序章的叙事结构。
然而当时的总编辑亲自找我谈,告诉我:
「这样故事没有完结。必须让读者有个明确的结尾。」
对我来说,这样的事后增写实在非我所愿,我百般不情愿。
要说我多不情愿,从最后一篇的章节标题原本被我命名为〈蛇足〉,略见一斑。
「再怎么样,也不能起这样的名字吧。」
被这么念了一番便改成现在的标题。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不过现在仔细一想,其实当时是我错了。
总编辑说得对,如果就那样在终章结束,故事就会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的感觉。
「只要读完前后故事,就能够推测出故事的结局」跟「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两者带来的说服力与安心感截然不同。
小说家的某些奇怪坚持实在不能照单全收。
◆
当我完成一部作品后,我就会对作品的世界观与角色产生感情。
我会开始思考「这些角色之后会怎么样呢?」或「如果换个角度来处理这个题材,说不定会有不同的看点」。
我写完《时间跳跃的你来自昨日》之后,我也有过模糊构想。
其中一个想法是另一种版本的时间跳跃:故事的主角偶然间得到一个神奇手表(或类似的东西),手表其实是某家企业暗中开发的仪器,让人可以在任意时间点存档,事后再回到该时间点。这么一来,如果遭遇失败,就能从存档的时间点重来。
在旁人眼中,使用仪器的人就像运气奇佳无比。开发仪器的企业因此注意到主角并展开追踪。企业试图让主角在无论怎么走都是死棋的时间点存档,而主角机智地避开这样的局面。恼怒的企业最后决定远距离狙击主角,收回仪器……故事大致如此。
不过这个故事写在一九九五年当时也就算了,在已经有《明日边界(AII You Need Is Kill)》、《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和《夏日时光(Summer Time Rendering)》等作品问世的二○二二年,这样的构想已经过时。
大家有想到什么好点子的话,请尽可能早点完成并发表出来吧。
◆
另一个想法是完全不同类别的故事,讲述若松和彦和鹿岛翔香之后的故事。
故事具体来说,就是倒叙推理小说(虽然推理小说可否出现超能力者很值得讨论,不过在这个故事中,鹿岛翔香并不会使用超能力)。
主角是和若松和彦与鹿岛翔香同班的男高中生。
故事从一个杀人现场开始,主角进行善后作业,避免留下证据,随后离开现场。当他试图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到市区时,主角遇到若松和彦(与鹿岛翔香约会中)。主角知道若松和彦头脑好,虽然心中大喊不妙,但还是佯装冷静,顺利脱身。
几天后,尸体被人发现并登上新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