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了起来。
「这是爱因斯坦留给物理学界的一个优美的方程式。虽然不是最著名的那个。它被称为引力场方程式。事实上,这个方程式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精确解」
(注:爱因斯坦场方程,Gμν= Rμν-(1/2)gμνR=8πG/c⁴·Tμν。其中Gμν称为爱因斯坦张量,Rμν是从黎曼张量缩并而成的里奇张量,代表曲率项;R是从里奇张量缩并而成的标量曲率;gμν是从(3+1)维时空的度规张量;Tμν是能量-动量-应力张量,G是牛顿重力常数,c是真空中光速。这个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时空的几何 = 物质和能量的分布”,更详细地,左侧的Gμν= Rμν-(1/2)gμνR描述了时空的曲率,即时空的几何特性;右侧8πG/c⁴·Tμν描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公式定义引力为一种几何效应——物质和能量会导致时空弯曲,而时空的弯曲决定了物质如何运动。另外,爱因斯坦重力场方程搭配测地线方程,可以求出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轨迹。这个想法与电磁学的想法是类似的——当我们知道了空间中的电荷与电流是如何分布的,借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场与磁场,再借由劳伦兹力方程,即可求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轨迹。但仅在一些简化的假设下——例如时空是球对称,此方程组才具有精确解。这些精确解常常被用来模拟许多宇宙中的重力现象,像是黑洞、宇宙加速膨胀、引力波。如著名的史瓦西解)。
「这是在浪费时间,老师,还是简化一下比较好」
三澄一脸无奈地说道。
确实,如她所说。我现在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最近发现的一个精确解,可以产生一个封闭的时间循环」
「封闭的,时间循环」
「没错。这样就能理解了吧」
一石教授画了一个圆,然后用手指沿着那个圆圈滑动。
「这里是过去,稍微往前一点是现在,再往前就是未来了——但是,到了尽头,又会回到过去。这就是封闭的时间循环。现在已经找到了能够产生这种循环的条件。发现者是美国的罗纳德·L·梅里特博士(注:在现实中,这个人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与作家。他从事时空旅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其研究为时空穿梭的可能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他正在打造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上最可行的时光机器)。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实际上,他已经为时间机器的设计图纸申请了专利」
(长这样:)
我不禁睁大了眼睛。
「专利?那种异想天开的东西?」
「你可真迟钝」
三澄一脸不耐烦地叹了口气。
二阶堂苦笑了一下,替她解释道。
「正因为不是异想天开,才要申请专利啊」
一石教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没错,梅里特博士的设计图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基于科学理论的时光机设计图。我们将它与我们独创的、能够飞跃式增强内部引力场的理论相结合,完成了这台机器。但它并不能像故事世界中的万能时光机那样。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它只能回溯到机器启动前的时刻。二是机器必须持续运转」
「所以说今天就是起点日。从今天开始,人类可以向启动的那个时刻发送消息。但是,送到今天的只有文本数据。这是为什么?事到如今你应该也明白了吧」
我反复思量着比一石教授语速快三倍的三澄所说的话。
这个装置能够连接过去和未来,但并不可以追溯到无限遥远的过去,它的起点是装置启动的瞬间,也就是今天。
「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这个装置只有接收文本数据的功能,所以未来也只能发送文本数据过来……?」
「说对了」
一石教授平静地说道。
「另外,三澄正在努力让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三澄高速打字的目的。
三澄没有停下打字的手,开口说道。
「现实地说,在我有生之年,生物体的传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在此之前,必须先实现生物体的量子化和重建。而这样的技术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听到三澄的话,一石教授开心地哼了一声。
「这可不一定。运行这个装置能够得到的数据,也包含在你的预期里了吗?」
「我当然没有把不确定因素计算在内」
「今天稍微做个梦吧。毕竟今天可是新的大爆炸之日啊」
一石教授笑眯眯地说道,三澄也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回以一个成熟的微笑。
我怯生生地举起手,想要发言。
「数据容量增加,就是说可以传送图像和影像之类的……吗」
「正是如此」
一石教授回答道。三澄已经又开始打字了。
「但能接收到的那一天,也正是三澄开发完成的那一天。所以她每天都在热忱地持续作业。很勤奋吧。那么——」
一石教授从他那条皱巴巴的休闲裤口袋里掏出一块皮革表带的手表看了看。
「我得回一趟第一研究室」
「万里部同学,稍微过来一下。我想说明一下要拜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