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气息。我吸进一大口,仰望天空。天空呈现阴郁的灰色,饱含雨气的沉重云朵低矮地笼罩在天守阁上。我略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后,轻声叹息。
不该来的——我在心中呢喃这句不知后悔第几次的话语。
“是不是要下雨了啊。”坐在身旁的内村昌美仿佛看穿了我的思绪般,咕哝道。“希望等到所有人都画完再下。”
“就是说呀。”
我已经坐立不安,想回家了。
“去巡视一下孩子们的状况吧。”
昌美起身,我也只好跟着走出遮阳雨棚。昌美不疾不徐地漫步于山顶广场中。裁剪旧和服缝制而成的长版上衣下,露出黑色的紧身裤。脚踩上头有着刺绣的中国鞋,啪哒啪哒地行走。她从学生时期就偏爱独特的穿衣风格,至今似乎依然如此。
我和久别重逢的朋友并肩走向天守阁。昌美是我在东京读美术大学时的同学。虽然毕业后各奔东西,但我们始终保持联络,偶尔也会见见面。一直单身的昌美在三年前、也就是她三十九岁的时候突然结婚了。他的丈夫住在四国,她却完全看不出有在谈远距离恋爱的样子。冷不防说“我要结婚啰”,之后便立刻搬到四国。这一点倒是很符合昌美的个性就是了。
昌美在这座城市教小朋友画画维生。她从学生时期就一直持续在画油画,偶尔还会开个展的样子。我则是在高中担任美术老师。年轻时曾经和同事结婚,不过马上就离婚了。我们没有小孩。
“怎么样?怀不怀念?”
昌美问道。我回她一个模棱两可的笑容。
我在这座城市读过三年高中,所以听说昌美婚后的住址时也吓了一跳。纯属偶然。我万万没想到我独一无二的挚友,竟会住在我高中毕业之后便未曾再踏上的土地。
昌美听我提起后,似乎也吃了一惊。我联络她,说我恰巧要去四国的另一个县参加美术科研究会,她便回答:“那你就顺道来我这吧。我们刚好要举办儿童写生比赛,我是评审,你也来帮忙。”语气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容拒绝。我苦笑着答应了。
昨晚半夜抵达这座城市时,我的确心生怀念之情。所以今早我提前离开饭店,特地徒步爬到这里。途中也从我曾就读的女子高中那古老的校门前经过,校门的构造还是老样子。
由于是星期日,应该没有学生在吧。然而我的头上却落下一阵女学生们喧闹的虚幻嬉笑声。我不禁侧耳倾听那似远忽近的声音。理应天真开朗的笑声中,参杂着不祥的气息。我本想踏进校门,爬上通往校舍的坡道,最后还是作罢。无视缆车和吊椅,前往东云口登山道。起点是一条长长的石阶路,这里也是东云神社的入口。
我忆起高中时期曾和友人几次往返这条石阶路。我高中时期的朋友喜欢到城山蹓跶。她只与我交心,不对其他同学敞开心扉,成天在这片森林里闲晃。我偶尔会作陪。
我们比赛谁先冲上石阶。通常都是我拔得头筹,她在最后十几阶时一定会放慢脚步。她做任何事总是半途而废,个性淡泊不执着。一副享受自己逐渐看破红尘的模样。
她是个宛如易碎瓷器般的少女。当时比现在还要活泼乐观的我,经常调侃她。没想到我们会以那种方式分别。
早晨还只是天色微阴的程度。五月的城山绿意盎然、枝叶扶疏。凉风沿着被树木笼罩的隧道流动,送来在某个地方盛开的甘甜花蜜香气。长尾尖叶槠的黄色穗状花序在头上摇曳。绿意与花香因为雨意渐浓而感觉更加浓郁。
我爬上缆车的终点站长者平时,心想天空还不至于下雨。我仰望着太鼓橹石墙,石墙描绘出人称扇勾配结构的优美弧线。我经过石墙与石垒的隘路,穿过户无门与筒井门。
在坡道途中伫足,眺望街景。二十五年前顶多只有十层楼大厦,如今市区却盖了几栋二十几层的公寓。稍远处的百货公司顶楼,还建造了一座大型摩天轮,昨晚摩天轮就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昔日从各个街头都能看见天守阁,如今却被高楼大厦给遮挡住视野,也许会渐渐形成若隐若现的状态。不过小型的路面电车依旧维持当时的模样,缓慢地在路上行进。
我始终慢慢吞吞地俯瞰这片景色,结果又开始沿着登山道向上爬去。
越靠近城郭,我的呼吸越是急促。并非是因为爬坡的关系,而是我害怕这座古城——遗忘的情感慢慢渗出。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夜晚点灯时,灰泥墙会瞬间发绿,好似飘浮空中的模样——
果然不该来的。此时我明确地浮现自己应该永远远离这座城市的想法。午后,随着天色转暗,环境也犹如夜晚降临般恐怖。明明是初夏时节,我却有种不寒而栗的感受。
一群小学生在山顶广场摊开图画纸,专注于写生。此刻是下午两点过后,小朋友多半都进入完成的阶段。昌美和我一同巡视围绕着天守阁作画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热心描绘的画作,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小朋友们各自占据场所,挥舞着画笔。“哦,不错喔。”、“画得很棒耶。”昌美向孩子们攀谈,也用开玩笑的语气斥责那些嬉闹的孩子:“喂,认真一点画啦。”我也有样学样地和小朋友们交谈。单纯的孩子们所画出来的画作独特且充满力量。不久后,我也振奋起精神,挥去为古怪幻想所困的自己,追在昌美的后头。
大部分的孩子画的都是古城的正面样貌。所以我绕到古城背面,只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小朋友。
我仰望古城的背面姿态。虽然因为太靠近天守阁而无法看见全貌,但白色土墙与连立式天守的屋脊层层相叠的模样,着实有趣。我一边走一边心想,如果是我,就会从这个角度来画。
一名女孩在干门附近画画,整个人遮盖住了画板。我心里好奇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会呈现怎样的风貌,不时望向古城,然后走向那个孩子。大约小学三年级的女孩专心地移动画笔,甚至没有发现我走近她了。
她的画功精湛得不像是三年级的孩子。首先构图很出色,精准地描绘出建造于美丽石墙上的北隅橹,以及从下方仰望北隅橹后方的三层天守阁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