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终章 现在-邮件往来·二〇〇七年四月-

  主题:万分感谢

  A老师:

  万分感谢之前您于百忙之中抽身在开示研上的演讲。虽然特别演讲至今办过几次,但都不及老师那次反响热烈(演讲当晚我们就针对恐怖小说的话题也进行了激烈讨论,昨天就老师作品的讨论亦复如是……),值此致以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然而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在小说中登场更让人开心的了!当时乘兴而起的委托事后想想是多么厚脸皮啊。没想到老师竟顺遂心愿,真是诚惶诚恐。那木邑的人物形象任凭老师差遣。我相信她(他也无妨)无论担任被害者还是杀手,又或是增强气氛的神秘人,哪怕是个擦肩而过的服务生都能相得益彰(不过解谜的部分我不擅长,还请老师放过)。随信附上晚餐会时的照片。

  最后期待老师今后的活跃动态。

  木邑

  主题:承蒙关照

  木邑小姐:

  为我拙劣的演讲致歉。

  同时尚有一事难以启齿:本次的长篇小说,大部分并非由我所着,而是出自当天演讲时所遇学生如月琢磨之手。我仅在其寄来的手记上略加修改。而出版社编辑说,他所写所述无法作为新人处女作,若不冠以我的姓名恐怕难以付梓出版。

  而这位如月先生,将手记经由出版社寄到我处时,信封上只有一个姓名。为了和他取得联系,若您知晓其人,能否告知我他的住址、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

  A

  主题:[紧急邮件]

  A君:

  我收到了木邑的邮件。说到之前那个青年,这个叫如月琢磨的学生并未参与本次会议,准确地说,研究会名册里原本也没有这个学生,即他一开始就不是本会成员。或许是你记错了?

  川野

  主题:不可思议

  川野教授:

  真不可思议,竟然没有如月琢磨这个青年。那当时和我说话又寄送手记的那个眉清目秀的青年是谁?

  A

  主题:(无)

  幻象、幻觉、二重身,又或者是你的另一人格(?)

  川野

  主题:怎么可能

  我不是那种看得见幻觉的人,也不是故弄玄虚。老师当时也见到了,就是您叫我去晚餐会时,和我一起喝咖啡的青年,您也应该见过他一面的。

  他确实存在。

  但是研究者中有谁,又是什么理由要取个“如月琢磨”的名字呢?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或者当天会场有其他人混进去了?或许他是我全国仅存的(不是夸张,也不是谦虚)热心读者,于是听闻我会在研究会上演讲,特地潜入进来,这可能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

  A

  主题:(无)

  研究会中有人为其他人冒名顶替,个人觉得不大可能。要说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那也是完全的第三者,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混进演讲会场和晚宴中。

  川野

  主题:(无)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找到这个如月青年?

  主题:可以的话

  能让我看看那本手记吗?

  主题:寄出知会

  手记已发快递(当然是未经我修改的原始版本),指定明晚派送。

  主题:(无)

  收到了。因为只读过一遍,从中还未找到如月琢磨此人的线索。但我注意到其他的事情,就此写下。

  我读过手记,心中有两个直观的疑问。

  我不是评论内容,而这本手记与其说是事实记录,不如说更让人感觉是本推理小说,或者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你写的惊险小说吧。当然我是个门外汉,对推理小说也不甚熟悉,想轻松地读下来却发现太长了。而你却执意出版这本素人笔记,为什么?——这是我最初的直观疑问。

  接下来是第二个疑问点。

  手记以《堕天使拷问刑》为题,还郑重其事地附上序章和尾声。对我来说序章和尾声(特别是尾声)与手记内容相比,太过甜蜜和感伤,和文中内容不搭,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丝不和谐的感受。但是作者如月偏偏加了这两章内容(想想看,素人手记里谁会加序章和尾声啊!),因此作者如月应该是有某种目的,寻求某个意图没错吧。

  在我困惑于这两个疑问时,突然想起一件事。不是别的,就是A君你的名字。

  虽然你现在叫A老师,但本名没记错的话是叫“江留某某”吧。我一般是不记学生姓名的,不过因为我曾误将“江留”念作“EDOME”一段时间,所以保有记忆。如此手记中的那个叫美丽的少女应该就是以前的你吧。

  你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与如月琢磨相识。

  这么看来,那日在旅馆里初相见时,你不可能将少年如月的脸忘却了吧。

  在我看来,你是一个乖僻的女性(虽然无礼但语出真心)你和那个青年相会,就算看出他身上有如月琢磨的影子,不动声色我都不觉得奇怪。琢磨他也是幽雅的人(至少少年时代如此),自然也不会做出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