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如此不同的生物

  I市坐落于东北地区面积最广的县城的内陆盆地中,人口规模略少于十五万。

  纬度虽高,可是不下雪,只是冬季漫长,严寒刺骨。I市的中心有个地区叫谷津,老人们称它为谷地,它是由车站前面的广场延伸出的一条带有拱廊的大道,和与其并行的后巷的饮食街,还有交叉在这两条街之间的道路组成,里面集中了政府机关大道和办公楼大道,是没有繁华街区的典型的地方城市。

  该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是农业和林业,加上这十几年来,凭借优良的地下水质,北边去往日本海方向的交通意想不到得便捷,有好几家精密机械厂一起从关东地区进入此地,市政府方面也似乎在积极地进行着招商引资的工作。

  类似百货商场的店有两家,一家是由生意做大的绸缎老店发展而来,另一家是从关东打进来的。当然,本地人看不起关东的商场,要是在那里买中元节礼品或年终礼品,会让他们感到荒谬而不能容忍。尽管全国规模的s集团要投巨资于此地的计划每年都浮出水面,但因总是遭到当地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束之高阁。

  市里有两家电影院,一场连放两部有时甚至三部不合时令的影片,他们能把冲浪等运动题材的影片和圣诞贺岁片等可怕地组合在一起上映,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市里还有两家大型书店,分店散落在市内公共汽车站附近的超市等地,园艺和做家常菜的书卖得很好。全市连锁的快餐店有三家,开张之日,从小孩到老人都觉得它稀奇,甚至排成了长队。有一阵子,能够看到市内的家庭主妇和女孩子们全都得意洋洋地把那个夹着一层薄肉的汉堡包和干巴巴切成条的土豆作为时尚礼品带去给朋友或自己的母亲。该市基本上没有超过五层的大楼,因为没有必要造得那么高。银行和政府机关总是冷冷清清的,那里几乎没有机会让人使用排队号码。销售人员对日式点心和狗的种类烂熟于心,而他们的上司则精通钓鱼和侍弄庭院的树木。

  如果开着汽车沿着公路行驶,要想穿过谷津,即使不走运吃了红灯,也花不了五分钟。在日本,到底有多少个像这样的城市存在呀?到底有多少位像现在在那里走着的,穿着淡紫色厨房罩衣,有点驼背,把头发烫成小卷的微胖的大婶?还有多少穿着蓝色运动套衫,里面穿的是接近黑色的绿色开领短袖衬衫,张着嘴巴走路的中年男子?我们恐怕在穿过每个公路沿线的村镇时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无处不在,说不定他们都是同一个人。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区别,也许能够用白天天空中的光量来测量。到大城市后,首先会让人感到天空是纵向的,大厦和高级公寓的竖线把天空分割开,产生光线到达地面要花费更长时间的错觉。在这里的天空是长条幅的,光线像是从宽大的天空中四溢出来倾注而下。下边有昏暗的带拱顶的商店街,晴天的时候,没有比带拱顶的商店街更昏暗的地方了,东张西望的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住宅街道和商店街没有一点断隙,以不使人抱任何怀疑态度的自然状态连接着。涓涓的红河支流横切过市中心,河岸两边点缀着樱花树和柳树。每条街道看上去都像是用同一种色彩、同一块布料从天上铺盖下来似的。从很久以前起,那些院落就生长在那里——顾名思义,像是在那个地方生了根似的存在着。那些院落都是构成这个谷津市的实实在在的因子之一。

  设法努力找寻出谷津市的特征。经济从很久以前开始似乎就没怎么拮据过,老房子的结构宽敞,庭院也修整得美观大方,在市中心残留着好几个黑黝黝的生铁墙壁的仓库,人们的表情都显得悠然自得,走路的节奏也是慢悠悠的。看上去只是仓库模样的建筑,仔细一看,却成了画廊或者咖啡厅,可以点到抹茶之类的饮料,到处贴着开始出售特产点心和土产酒的手写海报,果不其然,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也有推动区域经济活跃的人呀。

  然而,通过深入调查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这个地区出生的人的返乡率非常高。这个事实仅凭简单眺望这座城市是无法得知的。仔细观察街上的商店后,你会注意到,店主和他的子女以及孙子辈,数个不同世代的人在一起工作着。

  虽说人口向都市迁移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但在这广阔的日本,似乎还存在着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基本上回归故里的城市。单说谷津,有些人因调动工作等情况离开了当地,等到退休以后又回来了,算上这些人,返乡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向他们询问其中的原因,似乎也没看出抱有什么特别的使命感,在他们眼里,这个事实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让我们从更高的视角来俯视谷津的地形,可以说全市的容貌几乎是个正方形,四条边中有三条是被蛇行的红河缓缓地围绕着,市里流淌的红河支流,像血管的分支一样四散爬行着,四边中的最后一条是由铁道线构成的,谷津车站恰似正方形上的盖子。这么一瞧,可以注意到,不知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谷津市从周围的环境中独立了出来。红河附近是一片田园地带,与其形成对照的是铁道的对面是由无机质的工厂占据着,谷津的人们只称那里为“站南”。

  出了谷津站的检票口,站在车站前的广场上,视线越过左手边的红河,能够眺望到一座并不怎么陡峭的山,那山叫作如月山,像葫芦被纵劈后一半倒放的形状。山上的景致体现出了日本人对宗教的宽容,有神社、寺庙、狐仙和不动明王的石雕等等,各自是在不同的时代建造的,流传至今,混杂其中。在缓缓的斜坡上开伐了一片杂树林,在那里建造了市民会馆、市营美术馆、市民游泳池、露天音乐厅等建筑。在这之中,能够看到四所高中的校舍,像填补建筑之间的空隙一般坐落其中。

  首先,是在如月山脚下流淌的红河的同一侧的岸边上,分开建造的两个女子高中,谷津第二高中和藤之丘高中。

  谷津二高是当地及邻近地方的“老实认真”的女孩们就读的严谨的公立高中,升学率很高,可是校风相当保守,不知为何在当地的高中生中有个定论:“二高女孩的脚非常地粗大”。与其相比,藤之丘是一所要稍微花点钱才能进的教会学校,说白了,就是脑瓜子虽有若干问题,但不失为有贵族气派的干金学校。“带在身边散步的话,要挑藤之丘的”,藤之丘的女孩在男子高中里拥有绝高的人气。

  即使说到学生制服,二高的只是普通的水手服式的女学生服,而藤之丘的则是灰色的马甲和短百褶裙,带有金色纹章的藏青色西装夹克,细细的绿色领带,配有拉链的松软小型深蓝色书包,明显地透露着俏皮。如果提到校舍,红砖建造的藤之丘的校舍顶上有钟楼、内有礼拜堂,而二高的则是市里头号钢筋混凝土的校舍,两者放在一起,胜负不言已定。尽管双方表面上佯作不知道,但面对贴着过于清晰的标记:“实用但不可爱”的二高和“可爱但幼稚”的藤之丘女子高中,各自一定暗地里怀有自卑心理。

  在二高的后面,从如月山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