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幻兽之死

到不快,还是因为别的理由,文原皱起眉头。

  “不用了。”

  “别客气啊!世界地图要改写了哦!你知道吗?在奥地利南方。”

  “我的选修科目是日本史。”

  “没有心思学考试不考的知识喔。”

  原本坐在桌子上的文原下来了,朝挂在黑板上方的时钟看了一眼,说:

  “想必你在上面花了不少功夫,不过,我认为自己的手碰不到的地方都是假的。”

  “手,隐喻吗?”

  “不是,就是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身体。”

  或许这种看法也成立。

  那我走了——文原简单地招呼一声就回去了。我收起撑住脸的手,再度将书打开。打开笔记本,拿出原子笔。因为里面有一连串不熟悉的词语,不做笔记实在看不下去。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

  人口约2,350万人,面积约为25万5千8百平方公里。看来人口密度远低于日本。接壤的邻国西有义大利,北有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东有保加利亚,南有希腊,西南有阿尔巴尼亚。

  把各共和国的基本资料制表应该会比较有条理。我这么想,便从铅笔盒里拿出尺。

  官方语言有斯洛维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及马其顿语3种。北部主要使用拉丁文,南部则用西里尔文字。克罗埃西亚的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和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有若干不同,但相异的程度就像“英式英文”与“美式英文”。另外也有这种比喻法:“其中的关系或等同于东京腔和大阪腔。”

  宗教主要有3种。虽采共产主义体制,但并未进行宗教镇压,然而民族主义的行动若与宗教结合将不利于联邦,因此也不予鼓励。和玛亚在司神社里说的一样。

  再稍微深入了解各共和国。

  ● 斯洛维尼亚共和国

  共和国本身虽小,但每人的国民生产毛额却一枝独秀。在地图上最靠近西欧也许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里的收入水准也最接近西欧。

  旅游指南上写着首都卢比亚纳人口约32万,从山丘上的卢比亚纳城俯瞰街景,有文艺复兴、巴洛克、新艺术风格交错,风景优美。卢比亚纳河有如围绕卢比亚纳城所在的山丘般蜿蜒而过,其上跨越著名建筑师一手打造的“三重桥”与“龙桥”,前者为观光景点,后者则为此地的象征。此外,波斯托伊纳钟乳石洞与布雷德湖也相当受欢迎。尤其是钟乳石洞,光是斯洛维尼亚便超过6千个。这块土地的石灰成分一定特别多。

  ● 克罗埃西亚共和国

  克罗埃西亚拥有极长的海岸线。细长的海岸线向南北延伸,在地图上形成鱼钩般的拉丁字母J。平均国民生产毛额在联邦中排名第二,虽然远逊于最高的斯洛维尼亚,但亦遥遥领先名列第三之后的国家。

  至于旅游指南,上面说漫长的海岸线最适于度假。既然面临的是亚得里亚海,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首都札格瑞布人口约70万。历史上军事重镇格拉德茨及以大圣堂为中心的卡普托互相竞争,16世纪合并为札格瑞布。感觉跟秋田市很像嘛。天主教建筑,也就是教堂,值得一游。萨瓦河北岸有发达的都市,最近也开始向南拓展。

  ● 塞尔维亚共和国

  塞尔维亚为内陆国,北部是平原,南部则为山区。人口方面独占鳌头,然而平均国民生产毛额却落后一大截。人口虽是生产的基础,但显然并不是有基础就够了。

  书上说,塞尔维亚位于南斯拉夫的中心,有好也有坏。这话的意思不多加研究是无法明白的。总而言之,我知道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首都贝尔格勒同时也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而国内还拥有两个自治州,分别是弗依弗丁纳与科索沃,首府分别为诺维萨德和普利斯提纳。

  旅游指南只大略介绍了首都贝尔格勒。上面说,贝尔格勒人口约有116万,是由名闻遐迩的多瑙河与我没听过的萨瓦河汇集发展而来,贝尔格勒意为“白色城墙”。书上介绍说,这个名字是土耳其军于14世纪攻打到这一带时,有感于此城之美而命名的,但另一本书却说9世纪时便已名为Beligrad,意思是“白城”。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大概就像真实与事实那样吧。多瑙河与萨瓦河合流处有城堡遗迹,现作为公园,从该处眺望的风景美不胜收。

  ● 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共和国

  列表的主要宗教和民族都各有3种。一定是三者难分高下吧。这种情况从国名也看得出来。南斯拉夫的6个共和国当中,有5个是以民族名为国名,但波士尼亚?赫塞哥维纳是地名而非民族。

  旅游指南上说“老桥”很美。首都塞拉耶佛人口约有30万。照片里有好几座清真寺的宣礼塔,好像要证明这里回教徒很多似的。市区正中央有米利亚茨卡河东西横贯,逆河而上,有一座阿拉伯式建筑的图书馆值得一游。我还在想,塞拉耶佛好像在哪里听过,原来就是暗杀发生的地方。奥地利皇太子在此遭到暗杀,成为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藉口——教科书也教过。

  ● 蒙特内哥罗共和国

  人口62万,这个数字比日本堺市还少,只比冈山市略多一点而已。

  虽然临海,但国土几乎都是山地。山岳地带的险峻为历史增添了几分色彩,这里是巴尔干半岛上唯一一个有史以来始终保持独立的国家。

  我翻了旅游指南,却没有蒙特内哥罗的介绍。不知道是因为山区太多,还是尚未发展观光产业。首都为狄托格勒【注:狄托格勒 (Titoglad) 为社会主义时期名称,1991年起恢复旧称波德戈里察 (Podgorica)】。人口约6万人。关于这个城市的记载也寥寥无几,只说“由于战争破坏,虽有游击队纪念碑,史迹却不多”。战争指的当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