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江南冬雨

”。他们不只是宋代的名将,同时也是抵抗外族人侵的汉族英雄,他们不但在后世广受民众歌颂,同时也是许多诗曲、小说的主角,如:岳飞、韩世忠、刘倚、吴价、吴磷、宗泽。

  此外,当时还有一些颇具实力的武将,如张俊、刘光世。只不过,这些人虽有实力,却因贪欲而中饱私囊,放纵部下随意掠夺,自然不受民众的爱戴。

  其中,张俊的风评奇差无比。他本是盗贼出身,后来投入义勇军立下不少功劳,他虽然骁勇善战,无奈物欲太强,对民众的掠夺,跟金兵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他还和秦桧连手,将主战派的岳飞加害狱中。就是这一点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污名。

  韩世忠则出身西北边境,他在少年时就投身军旅,马术既佳、臂力又强,十几岁就成了高手,立下不少战功。一名叫王渊的将军曾经这么说:

  “万夫莫敌指的就是这种人吧!”

  于是王渊就赏了许多银两给韩世忠。所谓的“万夫莫敌”,指的是三国时代的关羽及张飞,想来,韩世忠大概也有能和他们相匹敌的程度吧。

  在得到货金后,韩世忠便分派给部下及战死者的邀族,而他自己,只要有买马和甲胄的钱就行了。

  《宋史·韩世忠传》中有“唱上轻财,持军瞩而与士卒同甘苦”的记载,因此,虽然他的军规严正,但却很得兵士及民众的信赖。

  其后,“方腊之乱”发生,这是综合了徽宗皇帝的失政、摩尼教徒的信仰,以及方腊此人的野心而导致影响天下的动乱。叛军到底有多强呢?根据《水浒传》的记载,为了讨伐方腊,梁山泊等一百零八名义贼,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官兵战死。

  负责讨伐的官兵当然辛苦,可是民众也不好过,军纪差的部队,掠夺民宅、施暴妇女,甚至残杀民众并取其首级谎称是贼兵首级而要求恩赏的都有。韩世忠看了虽然有气,但依然奋战着。方腊的根据地是一个叫做清溪蝈的洞窟,它除了是个巨大的地下要塞,同时也是极其壮丽的地下宫殿。韩世忠带着少数的官兵潜入其中,然后与外部的官军一同呼应攻陷了清溪蝈。

  不过,乱事荡平之后,韩世忠并未受到任何奖励。原来,是一个叫做辛兴宗的将军冒领他的功劳了!最后,韩世忠只得了个承节郎的低等职位。

  方腊之乱结束后,太平的日子不过三、四年,北方的女真在灭了辽之后,更南下来侵宋,并建立了名为“金”的王朝。

  这十七年间,韩世忠持续与金兵对抗着,由于获得不少胜利,终于升到了“相宫使”一职,也就是宋朝的最高司令官,成了可与宰相匹敌的最高武官。不过,没多久,韩世忠就将军权奉还给皇帝,自称“清凉居士”,在西湖畔建立翠微亭隐退。

  曾经有位友人忠告他:“翠微是衰微的意思,不算是很好的名字。”

  韩世忠则回答:“岳鹏举生前曾在遵池州看到一处名为翠微亭的场所,他对那里的风光赞不绝口,我只是借其名来用而已。”

  “那更危险,这样只会招来丞相不必要的猜忌而已!”

  岳鹏举就是韩世忠的战友——岳飞,他被宋格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丞相?”由于韩世忠的语气相当不屑,这名友人也只有红着脸告退而去。

  于是,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的韩世忠,五十岁后,就在翠微亭和妻子梁红玉及十名家仆一同过着他的晚年生活。

  由于韩世忠曾经中过金兵的毒物,所以他只剩下六个指头,他每天就用这不自然的手到西湖垂钓,而随行的小童,肩上总是扛着一个大酒瓶。虽然他隐居西湖,但并不是就此断了所有的交际,有时也会有客人来喝一杯,不过,不管怎么醉,韩世忠绝口不提有关军事方面的事。

  他也劝儿子子温出任文官,因此当子温科举合格时,他自然相当高兴。后来,当他对佛道产生兴趣,就不再进入临安府一步,唯一的一次,就是皇太后韦氏及徽宗的遗体返国之时曾经参上拜旧。对于无法将徽宗和钦宗救出,是韩世忠最大的遗憾,他在弥留之际曾对周围的人说:

  “我以一介平民出身,袭着战功而得到功名利禄,能够死在自己家里,已经是最幸福的死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哀伤呢?”

  绍兴二十一年(西元一一五一年)八月,韩世忠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年六十三岁。

  接到他的讣报时,高宗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下诏封韩世忠为通义都王,并受太师之称号,这算是非皇族的最高名誉了!对于这样的处置,秦桧虽然没有反对,但却利用职权将子温外放至地方上,直到秦桧死亡,子温才有机会回到临安府中。

  清凉居士。

  这个称号才符合父亲。子温想,其他的称号对父亲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Ⅲ

  梁红玉把名酒“真珠”拿出来,他们母子俩要好好喝一杯。

  梁红玉这年已有五十八岁,但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轻。她的身材高窕、背脊平直、脸颊红润,两脸充满着生气。以前她是江南屈指可数的美女之一,现在依然风韵犹存。

  她是平民出身,前半生为艺妓,后半生却是个指挥数万兵马、在马上舞剑的女将军。光是想到母亲的一生,子温就不得不庆幸自己有着这么不凡的双亲。

  梁红玉和韩世忠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徽宗宣和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当时韩世忠三十三岁,而梁红玉二十四岁。

  梁红玉生于长江下游、大运河畔的淮安,即使在九百年后,那里仍可见到供奉她的庙宇。在她少女时代,淮安一带兵乱四起,为了逃避战火,她特地渡江前来京口村生活。京口就是后来的镇江市,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军事据点,港口有军船停用,街上有官军巡逻,而这些人都是酒楼、勾栏、歇馆……等地方的衣食父母。

  失去亲人的梁红玉,就这样成了在一间歇馆修业中的艺妓。美丽、聪明、能歌善舞的她,很快地就成了当地的红牌。在这期间,她也不断地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