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

/>
  我飞一样骑自行车朝亚纪家奔去。她家住的是祖父那代传下来的旧木屋。进得房门,走下屏风后面吱吱呀呀的楼梯,就是她面对水池的房间。从外面进入感觉是地下室,但从后院看则是一楼。因建在有落差的地基上,房子结构复杂,以致产生这种奇妙现象。亚纪画的潜入路线,须先从后面树篱进入院子,再把水池旁边的贮藏室的门弄开。贮藏室后头有条通道被旧木箱挡住,移开木箱进去,是正房仓房那样的地方。这地方应是她房间的后侧。

  贮藏室的合叶松了,一碰就掉了下来。旧木箱也好歹移开。按她说的路线排除障碍物前行,很快来到有印象的房间跟前。轻轻打开拉门,房间里一团漆黑,微微的霉气味儿挟带令人怀念的气息。我打开身上带的手电筒,检查她的书桌。护照马上找到了。关抽屉时,发觉桌面上放一块小石头。握了握,凉瓦瓦的石头感渗入掌心。莫非亚纪时不时这么把小石头攥在手里不成?

  稍微撩开窗帘,可以看见昏暗窗外的水池。水池沐浴着院里亮着的萤光灯,许多锦鲤在里面游动。一次我和亚纪站在这里眼望水池,默默注视池里悠悠然游来游去的鲤鱼们。拉合窗帘,我再次环视亚纪的房间。与窗口相对的一侧放一个衣柜。她告诉我最上面的抽屉有她的银行存折。为修学旅行存的钱应该分文未动。但我没拉出她让我拉的这个抽屉,而拉出另一个抽屉。里面整齐叠放着亚纪的衬衫和T恤。我把一件拿在手里。往脸上一贴,她的气味儿连同洗衣粉味儿微微传来鼻端。

  时间已过去好一会儿了。我本想快些离开这里,但身体动弹不得。我很想就这样待下去,想把房间所有东西拿在手里、贴在脸上、嗅一嗅气味儿。隐约留下的亚纪气味儿搅拌我心中的时间残渣。刹那间,我陷入令人目眩的欢喜漩涡中,那是仿佛心壁一条条细褶急剧颤动的甜美的欢欣。第一次把嘴唇贴在一起时、第一次紧紧拥抱时的愉悦复苏过来。然而这辉煌的漩涡下一瞬间即被悄无声息地吸入黑暗的深渊中。我手拿亚纪的衣服呆呆伫立在漆黑的房间里。对于时间的感觉偏离正轨。我陷入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已然失去她,现在是为了查看她的遗物走进这个房间的。这是奇特而鲜活的错觉,就好像在追忆未来,被未来既视感所俘获。我赶开沁入我每个细胞的亚纪气味儿,勉强走出房间。

  我向亚纪报告顺利拿出护照。

  往下只等出发了。她静静地说。

  旅行准备大体就绪。最后买点零碎东西,打好行李就算完事。

  给你添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别说怪话!

  时常有怪怪的念头。亚纪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甚至想自己是不是真有病。有病的确有病,但躺着的时间里也在想你,觉你总在我身边这样就没了有病的感觉。

  我用里面的牙齿咬碎感情。

  瞧你,直到最近还哭鼻子,说吃不下饭来着!

  真的。她淡然一笑,现在心情非常特别。脑袋里给病塞得满满的,却根本想不成病;那么想逃出这里,现在却搞不清楚想逃避什么。

  不是逃,而是出发。

  是啊,她象征性地点一下头,闭起眼睛。近来经常梦见你。你也不时梦见过我?

  每天都看见真人,用不着做梦。

  亚纪悄然睁开眼睛。那里已没有惶恐和不安的阴影,有的只是密林深处的湖水一般沉静的神情。她便以这样的神情问:如果真人看不到了呢?

  我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那样的可能性不在我想像力的范围内。

  ①1万日元约合740元人民币(2004年1月)。②电气列车。

  晚饭从六点开始,这个时间来探望的人一般都要回去。快六点时,有送饭小车在走廊排开。住院患者从中取走自己那份,在病房进餐。也有人从会客室里的水壶里往保温瓶或茶杯倒茶。我们决定利用这段忙乱时间逃出医院。

  看望完亚纪,我走出医院在一路之隔的咖啡馆二楼等待时机。不久,在睡衣外面套着对襟毛衣的亚纪随同从正大门回去的探病客人一起走出。她像平时那样戴一顶绒线帽子。我走出咖啡馆,叫住一辆路上的出租车,她正好走到。我向面露惊讶神色的司机讲出目的地。

  顺利?

  我装作出去打电话的样子出来的。

  心里感觉呢?

  倒不能说最佳状态。

  旅行用品已事先存放在车站投币式贮存箱里,大包一个,随身带上飞机的小包两个,还有一个纸袋装有我准备的亚纪衣服。一个贮存箱不够,分别装在两个里面。全部取出后,成了不算少的行李。

  先把这个换上,我看着身穿睡衣的亚纪说,都在这里面呢,换上。

  全是你准备的?

  衬衫和T恤是从你房间里偷来的。还有我的牛仔裤和夹克,怕是大些。

  不大工夫,换穿完毕的亚纪从洗手间出来。

  不坏。我说。

  一股阿朔味儿。她把鼻子凑近夹克袖口。

  也许冷一点儿,要坚持到坐上电车。澳大利亚是初夏。

  票已买好。穿过剪票口走上月台到车进站的时间里,胸口还是呯呯跳个不停。总觉得她父母可能马上追来。好歹钻进列车在空自由席上坐下之后,才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好像在做梦。

  这可不是梦。

  我把在等待亚纪从医院出来时间里买的蛋糕从盒里拿出。小虽然小,却是蛮像样的花式蛋糕。

  为我?

  蜡烛也准备了。粗的一支算十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