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零年左右,德国出版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迪尔流浪记》。这是一个描写旅行艺人迪尔以机智和三寸不烂之舌为工具,在德国各地旅行的故事,因此“迪尔”便成了“充满活力、擅嘲讽的淘气鬼”的代名词。
有一次迪尔在汉萨都市——可隆——投宿旅店,因为料理迟迟没来,他便在厨房的灶旁边嚼着面包。过了一会儿迪尔正欲离去时,旅店的老板却叫住他,索取料理的费用。
“我可没有吃什么料理哦,我只是闻闻味道而已。”
“闻了味道就跟吃过一样,付钱吧。”
“啊,是吗?”
于是迪尔拿着一枚铜币,丢到餐桌上滚转,让铜币发出声音。
“你听到刚刚的声音没?”
“听到了。”
“很好,我用声音来支付味道的费用。”
迪尔一把抓起铜币,悠哉地离开了旅店。
日本也有一则类似的笑话,所以后来激发了大家探索故事源流的兴趣。不过这则故事不只是有趣而已,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在开发落后的欧洲,在这个时代也已经存在供应旅客餐点的旅店。迪尔的故事于十五世纪后半广为流传,据说故事中的范本人物确实存在于十四世纪。
“坐吧!暖炉前面有椅子吧?要不要请你喝啤酒啊?”
“啊,真是谢谢了。”
骑士的脸一下亮了起来。
啤酒对于欧洲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饮品,号称是“液体面包”,对于汉萨而言也是很贵重的商品。为了出口到远方,啤酒至少要能保存二十天,所以制作时采用大量啤酒花,或者将酒精浓度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二以上加以保存。尤其是俾斯麦生产的啤酒素有“恶魔的啤酒”或“地狱的啤酒”之称,口感之烈,万一不小心饮用过度还会让人晕死过去。
骑士坐到暖炉前面的坚固椅子上,摸搓着冰冷的双手,这时霍琪婆婆拿来陶制的巨大啤酒杯,细致的泡泡仿佛白雪一般浮在上头。
“哪,你一定很期待吧!这可是如假包换的俾斯麦啤酒哦。”
“啊,千辛万苦来到这里都值得了。”
骑士一把抓起巨大的啤酒杯,咕嘟咕嘟的立刻喝掉了一半。
“呼!好像有一根火柱从胃部窜升到喉咙了。啤酒还是俾斯麦的最好,昨天我喝了汉堡产的啤酒,稍嫌淡了些,对我来说不过瘾。”
“不嫌弃的话就继续喝吧!”
“真是太好了。”
“我去拿些腌肉来,今天早上拿到不少,我一个人吃不完,”
“经你这么一提,我想起来了,来这里的途中到处都有人在做腌肉。”
人们在秋天时,用橡树或七叶树的果实把猪喂得饱饱的,让它们长得胖胖圆圆的,到了冬初就杀了肥胖的猪,将猪肉腌制来吃。这是度过阴暗漫长的冬天很重要的工作,在农村里非常普遍。
当时还没有叉子,于是骑士用手抓起盛在木盘子里的腌肉块往嘴里送。
“啊,整个人都活过来了,这么冷的天气真想学森林里的熊一样冬眠。”
德国越往北气候越温暖,雪量也变少,这是因为北方南海、受到暖流影响的关系。而南方属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很遥远,而且连绵不断的高地一直延续到阿尔卑斯山,因此寒气之冷和积雪之厚都非比寻常,有时候到了五月还持续下着暴风雪。不过德国北方虽然比较温暖,但是那也只是和南方相对而论,北方有时候还是会有白天天晴、夜里刮强风的情况,让人不禁恐惧会有冻死的危险。
“既然如此,那就带些腌肉和啤酒回去吧!反正你都把钱花在赌博和女人身上,大概也没有好好吃东西吧!”
“真糟糕,都被你看穿了。”
“谁叫我打你在你母亲肚子里时就认识你了。真不知道你像谁,你那个老爸虽然穷,做事却很认真,对你母亲以外的女人以及赌博都是绝对不沾的。”
“被你这么一说,真让我难过。唉,我像他的地方大概只有贫穷这一点了。”
提到王公贵族,一般人往往都认为他们一定过着繁华富贵的生活,其实那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在中世纪的德国和法国,贫穷的贵族在跟富商们借不到钱之际,往往落得必须拿领地抵押的下场,有时候甚至害得去跟国王哭诉,请他们出面调解。但是站在国王的立场,他们得考虑到自己有时候也缺钱用而有求于富商,所以也不能暴露的对商人表现出不满;再加上有势力的贵族权势遭到削减时,王权相对的会强化,因此对国王而言,贵族衰败再好不过,所以贫穷的贵族依然无计可施。
而当贵族承受不住持续衰败的压力时,他们怎么办呢?有人会在自己领地的街道上自行设置关卡来赚钱,对旅人课征通行税——这样的做法还算好,离谱的话有些贵族还会跟盗贼挂钩,直接抢夺商人的货物或农民的农作物;更过分的贵族还会在富商头上冠上异端罪名,然后没收其所有的财产。
这个骑士究竟做过多少坏事不得而知,但是他既然可以受霍琪婆婆驱使,可见大概没有什么大量谋取不义之财。
“可是我说霍琪婆婆啊,那个小子是哪一点让你这么中意啊?”
“那个孩子在冬天——而且是夜里——被捆绑起来丢进波罗的海当中,然而他却奋力地游上岸,自行爬上布洛丹断崖,后来才被小白发现。那小子看起来是个不懂人情世故又被宠坏的孩子,但是他的天赋和运势都不可小觑。”
“话是那么说没错……但是,他的天赋和运势可能都被那件事耗光喽。”
骑士的话一针见血,霍琪婆婆难得地露出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