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章:即将沉没的国家

r />   中田泥塑似的站了一会儿,然后下定决心似的拿起电话。

  幸长问:“你要叫醒长官吗?”

  “首相。……”中田按了几个号码键。

  幸长胆怯地说:“这样不会……对这个模型还要讨论呢。”

  “没有办法,应该做出最坏的准备了。”

  幸长悄然地躲到一扇窗户那边。

  此时的夜空,已经淡淡地泛起鱼肚白。

  清晨7时,新闻机关各领导聚到希尔敦饭店,大家表面上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好象临时出席早餐会。汽车前面都没有安插报社的旗子。

  年轻的秘书们和内阁官房次官,正在特别客房里接待各报社社长和其他人。

  一个秘书说:“内阁会议估计结束了,首相和官房长官马上就到。”

  “内阁会议?这么早就开了?”某社长问。

  “今天早上5点。”秘书说。

  人们都面面相觑。

  有人问官房次官:“中田先生,非常紧张吗?”

  次官一反平日的活泼爽朗,忧郁不安地说:“是啊,我们也感到很意外。”

  首相向大臣们扫了一眼,说:“最后,请问各位在两周内发表,有意见吗?”

  外务、大藏和防卫三个大臣面露难色,其他人都沉默地坐在那里。

  通商产业相说:“两周恐怕太仓促,准备时间得有三周,同时,也需要研究个对策啊。”

  官房长官说:“我们应警惕外国抢先发表。”

  运输大臣说:“现在有没有哪个外国学术团体发表什么?”

  首相府长官说:“这种可能性很大。近来日本列岛的外国船只、飞机和人造卫星突然增加,几个国家的首脑也是知道这事的。”

  防卫厅长说:“我还是认为不到最后关头,不要声张出去。否则社会上一片混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大藏大臣开口道:“我觉得两星期差不多。国际投机商人已在大量抛售日元,并开始抛售日本债券。欧洲有些国家已暂停同我们结帐。恐怕是我们派特使的国家走漏了消息。因此还是两个星期的好。”

  外务大臣说:“从国际道义考虑,应尽早通知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特别是韩国,灾情恐怕最严重,应在这一两星期内通知他们。”

  首相问外务大臣:“何时联合国托管理事会开会?”

  “三星期之内。理事国的事前磋商已大致结束,但最棘手的是澳大利亚和中国。印尼国为有利害关系可能会提出什么。但这么大一件事情,即使托管理事会意见统一了,安理会和联合国会说这违反托管的神圣职责。托管是为促进该地区自治和独立,假如有人提出占领,势必引起争论。”

  通商产业相说:“是啊,例如向人口稀少的东北新几内亚一下就迁进1000多万日本人……”

  秘书此时走进来,同首相低语几句,首相点点头。

  首相说:“没有反对意见,两周后发表就定下来。大家同记者打交道时小心点。我现在去会见他们的头头……”

  A报社的社论主编说:“重要的要国际舆论哪。”

  M社社长建议:“同世界上几位有名记者,如《纽约时报》的格富厄姆,《世界报》的科瓦尔斯基商量一下怎么样?”

  Y报社主笔说:“自从东京大地震后,日本来了外国许多特派记者,他们已经嗅到一些东西。因此不能再少于两个星期了。有个外国记者正在努力寻找那个喝醉了酒的学者呢。”

  “你说的是姓田所的吧?”H电视台的社长问,“据说他被保释后就失踪了。”

  首相突然说:“可以考虑让外国报刊或通迅社抢先发表特快消息吗?”有人认为,这样做利用外国替我们转移目标,效果反而更好。”

  S报社主编发言道:“我觉得弄小手碗,只能收到短期效果,政府公告应内外同时发表。”

  N电视台理事长说:“什么时候才告诉我们撤退计划的详细内容?”

  该电视台编辑部主任怔怔地说:“这回,日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世界注意的焦点了。”他在想着越南人民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巴基斯坦、孟加拉难民流落的悲惨景象,曾几何时,那些绝望、痛苦的人民曾是笼罩在心头的阴影,而如今,自己的同胞也要变成这样的人,也要流浪、挣扎、痛苦、绝望……

  年纪最大的某通迅社社长说:“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内,能把我们的全体同胞全部营救出去吗?哪怕什么东西都不带……”

  首相说:“我们只能这样回答:全力以赴。我想你会理解这一点的。”

  秘书又走了进来,同首相耳语几句。

  首相站起身来:“现在,我要同四个在野党首脑会谈……”

  “什么时候才把避难计划向我们交底呢?”

  K党第一把手问,“不把它透露给国民,势必会在两周内出现混乱。”

  在野第一大党领导人皱着眉头说:“据说,政府早把这件事透给了工商界和财界,这样做难道不是有意偏袒工商业吗?政府具备的这种作风,会在避难计划上也表现出来吧?是否会把营救全体国民生命视做头等大事来抓呢?”

  首相回答说:“毫无疑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