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外记继续说道:
"在那次战役中,小西、加藤等人为争权夺利,败坏了家声。而政宗公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当时在朝鲜战役中,背上插着太阳旗奋勇作战的,只有政宗公一人而已。有人问政宗,有自己的家徽为何还要插太阳旗呢?政宗公回答:我政宗率军至海外作战,并非只为伊达一家的功名而战,也不是为太合而战,而是以太阳旗为我故乡之标志,愿意为它牺牲奉献。"
武藏听得津津有味,外记更是忘了喝酒。
"酒冷了。"
外记拍手叫来侍女,准备添些酒菜。武藏见状急忙推辞。
"已经够了,我也想喝点热汤。"
"怎么了?酒还没开始喝呢?"
外记有些扫兴,又不好过于勉强,便说:
"那就送点饭上来吧!"
他重新吩咐侍女。
外记吃饭的时候仍继续夸耀他的主人。其中让武藏倾心的是,以政宗公为首的伊达藩下的人,都会互相切磋琢磨,并追求——
真正的武士道。
也就是追求武士的真谛和"士道"。
当今世上,是否存在"士道"呢?武术兴盛的远古时代,士道的确存在。但其定义含糊不清,即使如此,那也是古老的道德观。后因乱世不断,道义涂地。现在连用刀剑的人都已失去这种古老的士道精神了。
他们大概只抱持一种观念:
我是武士。
我是射箭高手。
这种观念随着战国风暴,日益增强。在新时代渐渐来临,新的士道尚未成形。因此那种自负于自己是个武士或是射箭高手的人,渐渐地落后于一般的农夫或商人,而越来越低劣。当然这种低级武将终将自取灭亡,而那些能够觉悟,并能钻研真正"士道",求取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的武将却又凤毛麟角——甚至于丰臣派或德川派的诸侯当中,也鲜有其人。
以前——
武藏曾受泽庵影响,在姬路城天守阁里的一个房间闭关三年,与世隔绝,埋首苦读百家群书。
在池田家汗牛充栋的藏书当中,武藏记得曾经看过一册手抄本。书名叫做——《不识庵先生日常修身手册》。
不识庵指的便是上山谦信。书的内容乃是谦信亲手所写平日修身养性的心得,以告示家臣。
武藏读过这本书之后,除了了解谦信的日常生活之外,也知道在当时越后这个国家的富国强兵之道。但是,那本书上还没提到"士道"这件事。
现在有此机缘能听到石母田外记这一席话。武藏除了深信政宗比谦信更为杰出之外,更了解到伊达全藩上下在这乱世当中,不知不觉间也孕育了不畏惧幕府权势的"士道"精神,并互相砥砺,士气蓬勃。光看眼前的石母田外记便能略窥一二。
"哎呀!就只有我滔滔不绝……如何?武藏阁下,想不想来仙台一趟呢?我家主人广纳贤能,只要是抱持士道观念的武士,无论是浪人或无名小子,他都一定会亲自接见。就说是我的引荐吧!请您务必来一趟。我们刚好趁此机会,可以同行回去。"
侍女收拾残羹之后,外记更热切地游说武藏。武藏只是说道:
"我会考虑看看。"
然后便在房门口分手。
武藏到了另外一个房间之后,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无法入眠——
士道。
武藏在不停地思索这个问题,突然联想到自己的剑而悟出一个道理:——
剑术。
非我所愿,我要追求的是:——
剑道。
无论如何,剑必立于道之上。谦信或政宗等人所提倡的士道,大都指军队纪律;若将此道理运用得更深入、更透彻——小我该如何将自己的生命托付大自然,并与之融通和谐?要如何与天地宇宙生息并存,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武藏领悟之后,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地完成此誓愿。一心一意贯彻始终,将剑提升到"道"的境界。
武藏下定决心之后,便沉沉入睡。
7
一张开眼,武藏马上想起一件事——阿通不知如何了?还有,城太郎又在何处呢?
"昨晚谈得真愉快。"
石母田外记与武藏共进早餐,还不忘提到昨夜的话题。吃完早餐,两人走出客栈,走在往返于中山道的人潮当中。
武藏留意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断地四处张望。
看到背影像阿通的人便心头一震。
(是不是她啊?)
武藏猜测着。
外记察觉异样。
"您是不是在找人呢?"
他问武藏。
"没错。"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