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流传後世,所以请各位放心。我要再三强调,这是我依照个人兴趣所选出来的项目,并不是完整的清单;我认为,每一个读者只要能够条列出自己理想中的构成要素就可以了……」
在长长地解释了一大串之後,溜水开始解说他的推理小说构成要素。
「构成推理小说的三十项要素」l不可解的谜题(奇想)2连续杀人3远距离杀人4密室5暗号6手记(遗书、日记等)7外表8斩首9作中作10不在场证明(不在场工作)11装饰尸体12交换尸体(没有脸的尸体、替身)13字谜(欧文·日文)14杀人预告状15出人意料的犯人16意外的动机17意外的人际关系18消失的环节19误导20垂死讯息21特殊诡计(冰、镜子等)22物理性诡计23叙述性诡计24人物诡计(性别、多重)25动物诡计26名侦探27有名称的犯人28双胞胎29色觉障碍者30结局逆转剧(幌子犯人)
「我知道自己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容我解释一下——首先,既然是推理小说,那么l当然就是『不可解的谜题(奇想〕』了。虽然不见得非要开头就出现,但是如果可以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2的「连续杀人』应该没有问题吧?意指连续的杀人事件。既然是连续,那么犯人就是同一个人物或同一个团体。3的「远距离杀人』,就是犯人利用某种诡计,从距离犯罪现场遥远的某个场所将被害人杀害。至於4、5、6的『密室』、「暗号』、『手记』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吧?」
溜水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喝了一口啤酒。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提出疑问,看来大家在溜水解说完毕之前是打定主意凝神静听了。
「至於7的「外表』,指的是基於某种目的而在尸体上加工,多半都会配合童谣或俳句的内容等,拥有某种主题。一般而言,目的都是为了掩饰可能成为重要线索的尸体状态而使用的,譬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将尸体浸泡在水中,这就是为了让别人对尸体的温度变化产生误解。8的「斩首』,我会在12的『交换尸体』中再作详尽的说明,大部分都是为了掩饰尸体的脸孔;因为有几个状况是以斩首为目的,所以我才让这个项目独立出来。9的「作中作』,指的是故事中有故事、故事外也有故事……嗯,就是具有内幕构造的作品。之前有些作品的双重、三重作中作,也和诡计直接扯上关系,竹本健治应该最具代表性吧?」
话是这么说,但是说话的人——浊暑院溜水——也被视为迷恋作中作手法的作家。浊暑院笔下有不少作品,被其他人指出其实「小说」才是真正的主角。
「10的『不在场证明』应该没有问题吧?在电视的推理剧或旅情推理节目中是常见的用语。11的『装饰尸体』和7的『外表』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基於某种理由在尸体上动手脚。12的「交换尸体』在刚刚的「斩首』项目中已经提过,这是利用焚烧、击烂等掩饰原本面目的手法,使被害者被误认为其他人的模式。若是被认为是被害人的人其实才是犯人——以现在的状况来说,这种解决方式实在太过陈腐了。」
冰龙翔子听著溜水解释,心中产生了一种推理小说已经被破坏殆尽的感觉。她甚至怀疑,溜水根本是想挑战之前所有的推理小说,同时将目前那些无聊的平庸推理小说一次否决。
溜水之前的作品多半都有一种特殊的元素——一个作品就几乎可以将该领域的所有东西全盘破坏的危险元素。翔子觉得这个学弟的挑衅意味有时候太过浓厚了。他那种潜藏在深处、几近一种破坏冲动的躁进危险气息,是因何而起的呢?是与生俱来的吗?或者有某种理由?溜水是不是太过性急了?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翔子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不祥预感,一道冰冷的寒意滑过背脊。
溜水没有发现学姊心中的不安,仍旧淡然地继续说明。
「——13的『字谜』就是拼字。以「苏理育』这个名字为例,将字拆成字母排列出来再加以改变顺序,就变成了「溜水(日语发音为riusui)』。」苏理育SURIUI溜水RIUSUI
听众中发出错愕的笑声。字谜——文字游戏,向来也是溜水热中的手法之一。从日本的报纸或平面广告、广告影片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只是溜水,所有日本人都是喜爱文字游戏的人种;但是,溜水有时候对这种兴趣执著到几近病态的地步。
「从14到17大概没有特别说明的必要。18『消失的环节』,指的就是在连续杀人案中,潜藏在乍看之下没有任何关联的被害者们身上的共通点。19的『误导』,就是犯人或者作者,为了将搜查人员或读者导向错误的方向所设计出来的假线索。20的『垂死讯息』——临死之际留下来的话,就是指被害者死亡前留下的讯息成了线索。艾勒里·昆恩在他的写作後期就相当热中於使用垂死讯息。」
艾勒里·昆恩在《X的悲剧》(以巴勒比·罗斯的名义发表)这部作品当中,让侦探多鲁里·雷恩说了以下这些话:
他在死前的短暂时间里,留下了自己所能留下的唯一线索。在临死之前这个无与伦比的神圣瞬间,人类头脑的跃动是没有界限的。
此外,在笠井洁的处女作《再见,天使》当中,作者借矢吹驱之口说了以下这样的话——他说,垂死讯息被视为指出犯人身份的一种记号,然而这种说法太过独断了。讯息所陈述的事实当中,含有许多在概念上同等的意义;侦探只下过是靠著其本质上的直觉,从无限的可能性当中确定唯一的事实而已。
溜水继续说明。
「21的「特殊诡计』可以归纳为冰制的凶器、利用冰块制造密室、使用镜子设计的诡计等。22的「物理性诡计』则是犯罪行为当中的物理性装置。23的『叙述性诡计』是作者误导读者的「欺骗』技巧。一九八七年绫辻行人以《十角馆命案》震撼出道——『绫辻以前』感觉上像是推理小说的最後神圣领域,充满了禁忌的色彩:然而在「绫辻以後』的所谓的新正统风潮当中,叙述性的诡计受到相当大的启发,代表人物应该是绫辻行人或折原一吧?这种推理小说不只使用叙述性的诡计,也会以『倒叙法』等在故事的一开头就彰显犯人的身份。以法兰西斯·艾尔斯(安东尼·柏克雷的别名)的《杀意》、傅里曼·W·克洛夫兹的全一轮马车十二时三十分》、理查·赫尔的《伯母谋杀案》、电视节目的《神探可伦坡》系列等最有名。最近日本也有《古畑任三郎》系列。」
冗长的说明终於接近尾声了,总共三十项之多的构成要素只剩下七条还没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