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下

他现在保持沉默太难受了。

  “如果因为我感冒不能打电话的话,那你是不是可以打个电话啊?”“豌豆”笑了。“如果不是必须的话,还是浩美打电话吧,我没有你会说,你说得真是不错,你把社会上正在寻找的罪犯的情况说得恰到好处,我肯定做不好。”

  听到“豌豆”称赞他,栗桥浩美心情很不错。刚才他就在想,是的,就是我们两个人,就能做出让社会轰动的连环杀人案,这是具有创造性的行为。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是隐藏在“连环杀人犯”的幻觉中,他的目的是要从杀死岸田明美和嘉浦舞衣的不可改变的事实中逃出来,可现在这种想法已经改变了。现在他非常想看着事情能做到哪一步,这个杀人犯的形象能勾画得如何精致,自己一个人能不能走下去。

  “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呢?”

  栗桥浩美很兴奋,对他的问题,“豌豆”想了想回答说:“把古川鞠子的尸体弄出来,怎么样?”

  “什么?把尸体挖出来?”

  “是的,所以我才要你好好地静养,把感冒完全治好,这种力气活,我一个人可做不了。”

  又累又脏的活。

  “知道了,我知道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病初愈的栗桥浩美处于准备和等待的状态。因为他的身体状况还不能出远门,他只能在家看看生病卧床时攒下的报纸杂志,做一做剪报,整理整理女孩子的录像带和遗留物品,过得倒也悠闲。

  这样做心情也不错,他好像在欣赏着自己的战果并在擦拭着勋章。他还会站在洗脸间的那面大镜子前,看着自己的充满笑容的脸,就好像正在恋爱中的女孩只要有机会就会对着镜子或地铁的窗玻璃不停地笑,他终于能理解她们的心情了,这是一种幸福的微笑,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眼睛来确认脸上的幸福。如今的栗桥浩美的心情和她们一样,自己感到幸福和自豪。

  镜子能照出人来——照出人的脸、姿态、眼睛和眼中的光芒。这只是一种物理作用,镜子虽然能照出它们来,但镜子当然不会知道人的任何想法。镜子是没有意识的,它是漠不关心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可以在镜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暴露自己,检查自己,不用在意对别人的客气与谦逊,把自己完全地解放。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镜子、人们必须互相看对方的脸,只能自己观察自己生活的话,那么,人们只有比现在更加深刻地检查自己才能高兴、放心和放松,人们的生活会很困难的——

  栗桥浩美边想边抬头看了看时间,下午五点半了,窗外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晒在阳台上的毛巾像一个幽灵似地飘来飘去。栗桥浩美赶快走到窗外,想要去抓住它。

  就在这时,他发现高井和明——胖胖的和明正一动不动地站在路灯下,抬头看着这扇窗户。

  12

  1996年10月11日“居民生活谈心室”

  通话记录通话编号:96-101228

  谈话员:加贺见一美

  来电时间:下午两点三十分

  通话时间:十五分钟

  谈话对象:二十多岁,男性,自营业者

  谈话内容:有关朋友关系的苦恼

  他觉得小时候的一个朋友和犯罪有关系,当然他本人还不能肯定,但他看到或听到了足以引起怀疑的事实。他应该去向警察报案?还是应该先和朋友谈一谈?

  备注:这位谈话对象不是第一次来到谈话室,在过去的两年中,他和伊藤及折部两位谈话员已经谈过三次了。可是,以前的三次谈话,内容都是关于他本人的问题——因为性格内向,他和周围的人无法很好的沟通,而且无法和女孩进行交往,和这起案件没有任何关系。

  这位谈话对象不愿说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朋友和案件有关的情况,也不回答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值班的谈话员的印象是这位谈话对象对自己所担心的这件事感到非常恐惧。他的这次谈话,与其说是想征求意见,倒不如说是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他自己一个人说完之后,也不等谈话员提出建议就把电话挂断了。

  伊藤和折部两位谈话员也就此交换过意见,从这三次的谈话内容以及谈话对象的态度分析,这位谈话对象正是像他所苦恼的那样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但他确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不像是那些起哄的人在编些假话。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个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因此,他们认为今后必须更加认真地对待他的谈话内容。

  1996年10月16日“居民生活谈心室”通话记录

  通话编号:96-101601

  谈话员:伊藤雄一

  来电时间:上午九点零五分

  通话时间:约四十分钟

  谈话对象:二十九岁,男性,自营业者

  谈话内容:有关朋友关系的苦恼

  这是10月11日通话编号为“96-101128”的谈话对象的又一次谈话,他好像一直在等着谈心电话的开通。

  备注:继加贺见谈话员之后,伊藤负责的谈话对象。这是他第三次和这位谈话对象谈话,前两次都是有关他找不到女朋友以及和女性很难交往的苦恼。另外,虽然前两次谈话都是相隔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可这位谈话对象能把当时的值班谈话员的声音及提出的建议记得清清楚楚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

  当他听完上次打完电话以后的情况时,他想说认为朋友和某起案件有关是不是这位谈话对象想得太多了。他再三地说:“他不像干这种事的人。”

  对方的态度很诚恳,口气也很轻松。可是,当谈话员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