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卷全

,继续开展了很多活动。法兰西的二月革命,维也纳市民动乱以及后来流放宰相梅特涅的活动,还有波兰独立运动等,种种重要的事件中都可以见到他的名字。不过,让他的名字最广为流传的,是一本书。

  一八四七年左右,拉斐特经过诗人海涅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德国人。这个德国人由于被认为抱有危险思想,遭到故乡德国的流放,当时正流亡在巴黎。他说出了不起的大话:

  “我会用一支笔的力量改变整个世界。早晚有一天,全世界都不会忘记我的名字。”

  虽然说着这样的豪言壮语,他却是个一贫如洗的书生,连出版自己写就的书稿的费用都出不起。

  拉斐特对这个奇妙的德意志人很感兴趣,替他出了出版费用。这样,这本出版于一八四八年的书,就是卡尔·马克思所著的《共产党宣言》。

  人称“改变世界历史的书”——《共产党宣言》,要是沒有加勒比海的海盗之王拉斐特的资助,可能根本不会出版,只能不了了之。

  拉斐特一直为了废除美国的奴隶制度而努力,但是最后也沒有看到他所努力的结果,于一八五四年去世了。

  他死后一百多年,美国制作了一部名为《大海盗》的电影,受到广泛的好评。主人公让·拉斐特由乔·布里南扮演,扮演他的参谋的是查理·鲍威尔,扮演美军司令官的是查尔顿·海斯顿。

  电影中,拉斐特与美军决裂,乘上驶向故乡的航船。他向部下下令说:

  “向着黎明,前进!”

  ——影片以这个场景作为结局。

  艾蒂安·热拉尔后来常常往返了巴黎和故乡加斯科捏之间,悠悠度过一生。他还有退休养老金,不奢侈的话完全足矣度日,一直以来享受美味的葡萄酒、写写回忆录为乐。

  一八三二年,拿破仑皇帝的皇子在维也纳死去了,年仅二十一岁。他是个聪明人,也非常敬重自己的亡父,始终希望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很多人为此惋惜不已。

  一直期待皇子的热拉尔为此大为失望。但是,一八四零年,热拉尔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法兰西和英国之间终于重新开始对话,拿破仑皇帝的遗体也得以从圣赫勒那岛回到巴黎。十一月三十日,运送皇帝灵柩的船到达法兰西港口。

  十二月十五日,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过去追随着拿破仑皇帝南征北战,后来还活着的将士们几乎都参加了葬礼。

  热拉尔当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身穿旧时的轻骑兵士官礼服,与已经上了年纪的战友们一起扶着灵柩在巴黎大道上行进,引起数十万巴黎市民的欢呼。

  葬礼结束后,热拉尔已经沒有什么遗憾留下了。一八五二年,拿破仑皇帝的外甥路易·拿破仑通过政变登上了帝位,号称“拿破仑三世”。热拉尔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讽刺地冷笑几声,什么话都没说。

  很快,拿破仑三世下令大规模改建巴黎,古老的街道被纷纷拆毁,热拉尔就彻底回到故乡再也不出来了,最后在一八五八年辞世了。

  热拉尔的回忆录最终也沒有完成,但他死后,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对他的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专门收集资料写了一本小说。这本《勇将热拉尔的回忆》受到很多好评,甚至出了续篇。对道尔的热衷读者来说,热拉尔这个名字,跟夏洛克·福尔摩斯和《挑战者》教授齐名。

  亚历山大·仲马有一段时间既写小说也写戏剧,最终还是坚决地走了小说这条道路。他写了数不胜数的作品,全都非常畅销,不仅在法兰西,在全世界都有很多读者。

  亚历克果然是个天才。

  他的作品中,能称得上永垂不朽的,大概要数《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和其续篇《布拉热隆纳子爵》(铁面人)了。《三个火枪手》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巴黎的勇敢的年轻人,在三个年长的伙伴的帮助下,四处游历冒险的故事。

  亚历克活跃的领域不仅是文学世界。虽然落选了,但他作为候选人参加过议会议员的选举,在二月革命的时候也四处奔走。一八六零年,意大利分崩离析的时候,他与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加里巴尔迪将军意气相投,用自己的豪华游艇当做活动资金,提供了很多援助。在革命和独立运动中,只是沒有流血牺牲,也可以称得上中坚分子。

  亚历克是非常畅销的作家,收入相当丰厚,最后成了大富豪。但是,一方面赚了不少钱,另一方面他的生活也相当豪奢,亚历克手中始终沒有存下什么钱。亚历克建了一座城池一般的巨大豪宅,经常像国王一样召开大型舞会,甚至建了豪华的剧场。亚历克为人善良,很多关系很远的亲戚和卖不出作品的新人作家等都寄居在他家,他养活了数百人之多,甚至还供给他们优越的生活。寄居者们在大厅广厦中饮酒歌舞,尽享宴会的时候,亚历克一个人在书房里匆匆忙忙地写着稿子。

  他一生中赚到了数百万法郎,结果,老年的时候亚历克已经一文不名,只能寄居在自己儿子家。他的儿子也是作家,人称“小仲马”,以《茶花女》这部作品知名于世。

  一八七零年,亚历山大·仲马故世。临死前还反复阅读着自己的作品《三个火枪手》,愉快地自言自语说:

  “嗯,写得还不错嘛。”

  珂莉安·德·布里克尔平安地回到了加拿大,得到了魁北克州总督夫人奖学金,尽管有人背地里说她“不仅是女人,还是混血”,但她一直努力不懈地学习下去。后来她作为女校的老师和专门为女性代写书信的代笔先生谋得生计,同时用法语为报纸写新闻稿件。

  一八三七年,加拿大为了谋求自治权,发生了“帕皮诺的叛乱”。这场动乱立刻被殖民国英国的军队镇压了。珂莉安看到这种情况,决心用笔展开斗争,为了谋求改革和平等写了大量新闻报道。英国政府害怕加拿大和美国政府联手,慢慢地退让,加拿大逐渐扩大了自主权。

  一八四二年,珂莉安和自己工作的小报社社长皮埃尔·约瑟夫·奥利克结了婚。从此以后,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