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绞首浪漫派—人间失格·零崎人识 序章

  没有被爱过,就等于没有活过——安德烈亚斯-萨乐美

  人物:我(旁白)男主角——

  「梦想没那幺容易实现的。」

  「那当然了,就连咱们都没办法与现实为敌。」

  「你的意思是,希望都是难以实现的吗?」

  「不过难以实现的并非都是希望。」——

  这是我跟零崎的一个片段。

  某次对话的零星部份。

  倘若不是我这种戏言分子,而是对这世界本身抱持疑问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类似的经验吧?

  并非那种廉价的感同身受、卑鄙的赞同意识,或者犹如奇迹般随处可见的同步性(Syn-chronicity),而是「事情本是如此」这种意味与概念前身的问题镜面领域。

  现实感根本是虚无,

  必然性根本是失落,

  理论式根本是零碎,

  净化根本是滑稽,

  整合根本是水泡,

  伏线根本是单字,

  解决根本是幻想,

  说服力根本是涓滴,

  常识根本是空洞,

  关连根本无形无影,

  世界规则根本没有一条,

  最重要的是——浪漫根本就不存在。

  话虽如此,并非「什幺都没有」实在可喜可贺。

  堪称是教人悲哀、令人怜悯、让人铭心刻骨的喜剧。

  原以为是不可碰触的异常。一思索「水面彼端」的零崎时,只能如是想。要是不这幺认为,将那个「人问失格」转换语言的行为终究毫无意义;

  然而,无论转换的结果是什幺,对零崎本身又有何意义?正如我这个戏言分子全然不具任何意义,局外人想对那个杀人鬼抱持任何想法,就思考统合而言,既已是标准的错误答案。

  基本上,那种感觉又该如何说明呢?彷佛跟自己面对面,彷佛跟自己相互交谈,那种非常奇妙、过于正统的重点故事。

  对。

  所以,原本应是不可能发生的邂逅。

  那大概就是原初体验(experienceoriginaire)。

  初次听见的词汇。

  堪称为起源的纪录。

  应喻为追忆的过去。

  与本源同位置、同方向的向量。

  宛如日常的前身。

  宛如镜子的反射。

  总之,我认为很相似。

  我和他就像无须证明的全等图形(congruentfigures)。

  而我们对此亦有所自觉。就主观的角度来看,跟他说话的时候,我当然是我、零崎当然是零崎。

  除此之外、除此之上什幺都不是,我们对此亦有相当认知;

  然而,我们却共同拥有某种超越语言界限的矛盾,不但将对方视为一体,同时将自己与对方同化。

  因此那就是映照在水面的彼端。

  这里让一个天真的少女登场吧。

  假设她——

  假设她现在是出生后第一次照镜子。

  她绝对不会认为镜子里的自己只是光线反射。

  她势必会猜测,肯定会幻想,一面之隔的对面有一个永无止境的世界。

  在自己的内心创造出一个跟「此处」相同,但年湮代远之前便存在于遥远彼岸,孕育出极端矛盾的某个世界。

  允许这种矛盾的免罪金牌绝对不是无知。

  谁是真实,谁是虚幻在这时不过是芝麻小事。

  因为只要某一方为真,则另一方为假;

  但倘若真才是假,则两方皆有相同价值,却又同样不具价值。

  我如此认为。

  零崎亦如此认为。

  就单纯的感觉而言,我跟零崎的关系是如此接近。

  体认到双方如出一辙,但又明了对方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我搞不好也会变成你那样,所以才对你有好感吧。」

  「我是绝对不可能变成你那样的,所以才对你有好感。」

  这也是对话的片段之一

  终究只是戏言。

  结局就是如此。

  我们大概都很讨厌自己,因此那是同族厌恶,亦是同种憎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