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依存 第七章 宣告丧失监护权

,keiko们看到了犯人的样子。”

  “算是吧。但那人好像带着墨镜和口罩,没法做出那么清晰的肖像画——啊,对了。我想起来了,一共有四个女孩子。”

  “四个——你的意思是说被拐走的女孩子的人数?”

  “是的。我想起来了。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第一个keiko被抓走的时候,犯人准备了五只布偶。”

  “五只……”

  “虽然不知道第一个keiko选的哪只,但总之她带着一只回去了。然后是第二个,她选的时候只剩下四只了,第三个选的时候剩下三只,以此类推,第四个剩下两只。”

  “就是说,每当一个keiko带回一只布偶,犯人手里就少一只。”

  “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一共有四个keiko被拐走的话,那么犯人的手上应该还剩下一只布偶。”

  “是的。所以我后来听说,当时警方怀疑,可能还会有一个keiko被拐走,所以加强了警戒。”

  介于当时的情况,警方自然没办法对外公布布偶的存在。因为这是一条追查犯人的重要线索,所以必须谨慎对待。因此,溪湖现在告诉我们的,都是后来知情人讲给她听的。

  “虽说这四个女孩都平安归来了,但没人能保证第五个也是如此。”

  “对啊。而且这次绑匪可能就会索要赎金了。所以那阵子可把警察忙坏了,他们加强了一切有名为keiko的女孩的家庭、小学和中学的警备力量。”

  这是当然啦。虽说不一定有事,但万一放松警惕后发生了什么不测,那可就追悔莫及了。虽说如此,但人有千虑,必有一疏,想必这事当时一定令人劳心伤神。

  “莫非,”葛野小心地将开心果剥好递给瑠瑠,“那就是犯人真正的目的呢?”

  “什么意思?”

  “犯人也许只是单纯地对警察心怀怨恨呢?所以一开始也没有索要赎金的想法。”

  “对警察的怨恨啊,比如说呢?”

  “我也不知道,但总之,他的目的就是强调诱拐全是他一人所为。并且,他也预料到了布偶会被警方当作重大线索秘而不宣,虽然这可能把他与其他的诱拐犯人区别开来,但他最大的目的在于在不知不觉中,给警方留下将有第五个人被诱拐的印象。但实际上,犯人根本没有实施第五次犯罪的意思。”

  “只是为了让警方因此神经紧张是吗?”

  “是的。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他好不容易将孩子拐走,却根本不跟她们的监护人好好交涉就马上把她们放了,而且还让她们每人都带回一个布偶的行为。”

  原来如此。真是有意思的假设,我不禁有些佩服。

  “可我还是觉得有些说不通。”学长摇了摇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是一位愉快犯[2]。但若真是如此,犯罪的次数更少些不是更好吗?”

  “少几次更好?”

  “嗯。比如一共两次什么的,就算是两次也多了些。”

  “两次?两次有点太少了吧。”

  “因为,葛野,诱拐可是重罪。他的目的听上去并不在于勒索钱财,准确地说应该是拐骗未成年人。总之,这是一种重罪,罪行越严重,犯人自身所要承受的风险越大。虽然警察未能成功将其缉拿归案,但他若是某次作案时在监禁地被抓了个现行的话,那可就百口莫辩了。”

  “但若要实现这个目的,他就必须多做几次案才行。犯人下次可能还会这么干,警察才会提高警惕性不是吗?”

  “不,他只要干一次就行了。比如,给其中一个keiko的家里打威胁电话,然后马上释放她。”

  “但光凭这个……”

  “然后,他下次再给另一个目标家打威胁电话,之前抓错人了,这回要抓走你家的女儿。”

  “欸?这……要是预告自己的犯罪的话,她的家人就会加强戒备了。还有可能会报警。这样一来不就没法实施犯罪了吗?”

  “是啊。所以如果其动机真如刚才葛野所说,那他完全没必要实施拐骗行为。打几个电话就能将警察耍得团团转了。虽然警察清楚行动之前特意打个电话来告诉有违常理,但站在目标家庭的角度上想想,毕竟他们的女儿被拐走了,即使平安归来,也能把一家人吓得够呛。就算警察因为程序上的问题没法出动警力,但既然事情发生了,就没理由置之不理,对吧?”

  原来如此。先装作弄错人的样子拐走一个keiko,能让整件事看起来更真实。如果毫无征兆地就给人家打恐吓电话说要绑架你的孩子,警察不一定会认真对待。但如果有同名的孩子被拐在先,警方就算知道这可能是恶作剧,也多少会采取一些措施,至少不会完全置之不理。如果愉快犯的目的真的在于扰乱警方的视线,那么为了达成目标,这种程度的工作必不可少。

  “但是,你们不觉得这只是一时之策吗?我不认为警察因为这种程度的事情就会一直神经紧张。虽然我并不十分了解警方内部的构造,但从犯人的角度来说,既然要做,何不干脆做的大一点呢?”

  “这样的话,其他更保险的方法要多少有多少。我刚才也说了,光为了这个的话,费劲诱拐几个孩子这事风险太大了。就算那人用墨镜和口罩把自己遮地严严实实,但他毕竟要直接出现在受害人面前啊,暴露身份的可能性很大。抓来的这四五个小学生中,一定会有敏锐的孩子存在吧。既然要诱拐孩子,应该事先就查看好目标的房子以及上下学的路线。不仅如此,他既然把犯罪目标锁定在名为keiko的孩子上,可以料想,他应该制订了相当周密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犯人很有可能被哪个孩子看到过脸。这样一来,keiko可能就会有所察觉,说出这个人曾在学校附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