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篇 镜子女孩

语气中毫无紧张感。王国的风俗习惯和日本相差不少,没有女儿节和儿童节。春天举办沐神节,夏天有建国纪念活动。秋天葡萄收成,制成美味的红酒。然而,星期日也是假日,也有女孩子在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习俗(稍有矛盾别放在心上!)。万圣节真的有群魔乱舞,圣诞老公公会在圣诞节来送礼物。

  看夏莉丝换上各式各样的礼服,也是一项乐趣。光是家居服她就有二十套,配合季节换穿。除此之外,还有睡衣和内衣,有些豪华礼服只有在一年几次的派对上才看得到。

  夏莉丝知道许多种花的名字,所以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自然也变得精通花卉。她经常对我所知道的知识感到佩服。城堡底下出现大蛞蝓时,我建议她「可以撒盐」,结果大批的人民获救,夏莉丝受到许多人感谢。

  我几乎每天都和夏莉丝一起消磨大量时光,牺牲之前看电视和画图的时间,对着镜子说好几个小时的话。星期日等假日有时候也不会踏出房门一步,一整天一直和夏莉丝聊天。原本一开始感到高兴的父亲如今也开始担心,提醒我「偶尔要出去玩」。

  学校的老师们更是摆明了将「镜子女孩」视为眼中钉。他们说:一旦太过沉迷于这种游戏,孩子就会无法区别现实和幻想,说不定会自杀或犯罪,对于教育产生莫大的不良影响——

  对我而言,那简直是一派胡言。尽管只是小学生,但是我能够清楚地区别现实和幻想。我也明白布兰斯坦茵王国这个国家并不存在,而夏莉丝也不是真正的人。我知道看似镜子的东西是现代最先端科技的窥孔型3D萤幕,安装在它上方、像水晶球的东西其实是数位摄影机的镜头。

  没错,即使看起来再怎么跟真人一模一样,但是夏莉丝不是人类。她是电脑合成的影像,她的反应是程式设定的。

  不过相较于上个世纪末流行的电脑养成游戏,这种程式的技术更高,而且更复杂。夏莉丝不只会按照程式设计师的设定反应,还能认知学习我的言语,结合资讯,进行推论。她的基本语汇是九千个字左右,但是透过和我之间的对话,字典中会不断增加新的词汇。

  刚出生的夏莉丝的「心智」和白纸一样。依照培育的人不同,除了语汇会改变之外,性格也会改变。如果是坏心眼的人培育,会变得暴躁易怒;只有一味夸奖就会变得骄傲自大、爱慕虚荣;过度斥责则会变成个性乖僻的爱哭鬼。

  据说购买的人当中,也有素行不良的大人。老是教夏莉丝下流的话,听她讲猥亵的话而感到兴奋。听到这件事时,我气愤难平,觉得他们怎么可以做这么过分的事。居然把纯真的夏莉丝当作泄欲的道具。

  我的夏莉丝是个喜怒哀乐分明、开朗快泼,而且爱说话的女孩。因为我自己是个不太笑的孩子,所以我搞不懂为何夏莉丝会变得这么开朗,真是匪夷所思。我不是专家,所以不太清楚她是以怎样的演算法动作,但是我总觉得因为自己笨口拙舌,所以她讲话的频率变高,会不会是为了弥补我的不足。

  从那个圣诞节之后过了九个月,秋天的某一天,夏莉丝在对话的过程中,突然像僵住了似地不动了。不管我怎么跟她讲话,她就是没反应。镜子表面浮现「记忆体不足」几个字。我不晓得该如何是好,只是手足无措地干着急。

  等到傍晚爸爸一回到家,我立刻紧紧抱住他的腰,抽抽噎噎地哭着说:「修好夏莉丝!修好她!」父亲看到静止不动的萤幕,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奂伤脑筋。说明书上写到,光靠基本的记忆卡最多只能使用两年……麻美,你跟她说了很多话吧?」

  是吗?我不知道,原来「镜子女孩」的记忆容量是有极限的。原来语汇增加,不只是增加能说的单字,也会增加单字的定义,以及控制单字与单字之间关连的变数。

  除此之外,夏莉丝会观察我的反应予以对应。在「镜子女孩」中,我的心理反应会化为模式,程式基于我的心理反应进行推论。她经常在学习说哪种话我会开心、说哪种话我会生气——和我来往愈久,反应模式愈复杂,因此相对需要更多记忆体。

  父亲买了新上市的超卡给我,开题迎刃而解。一将它插进新增插槽,夏莉丝便若无其事地动了起来。

  超卡内建自动生成剧情的程式,所以夏莉丝会源源不绝地诉说布兰斯坦茵王国的故事,而且容量是原本记忆卡的十六倍,所以如果一天使用一小时,理论上应该可以再用三十年没问题。当然,说话时间愈长,寿命愈短。我决定小心使用,一天不聊超过两小时。

  对于制造商SUPERNOVA公司而言,「镜子女孩」是最畅销的商品。尽管相较于以往的游戏器是相当高价的商品,但是据说在三年内大卖了一百二十万台。新型的「新镜子女孩」、会出现三名少女的「镜子三姐妹」、走超自然风格的「镜子鬼魅」、适合大人的「镜子女郎」等新产品陆续上市。其他公司也轮人不输阵,推出类似的对话型游戏,比拼买气。

  然而,我对「镜子女孩」死心塌地,不需要汰旧换新。我喜欢的是夏莉丝。有人会想用旧朋友换新朋友吗?

  同班同学当中,有几个人也有「镜子女孩」,她们会在教室里互相炫耀:我的夏莉丝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反应。我没有加入讨论那种话题。对我而言,夏莉丝独一无二,我对其他人家里的夏莉丝没有兴趣,也不想炫耀自己的夏莉丝。

  升上五年级时,像我这样的孩子变多,成了社会问题。明明上网和在玩对话型游戏时话很多,但是一面对人就不爱说话,或者话哽在喉咙的孩子、一天面对萤幕好几个小时,鲜少在外玩耍的孩子——不知道是谁取的,甚至诞生了「电脑自闭症」这个歧视字眼。

  电视和报纸上自称评论家或教育专家、一副通情达理的人们,纷纷说明对话型游戏的弊病。习惯了和虚拟角色进行轻松对话的孩子,变得对真正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太过害怕伤害人或被人伤害,于是变得逃避他人,愈来愈沉浸在安全的游戏世界中……

  我怀疑说这种话的评论家,没有半个人实际接触「镜子女孩」、和夏莉丝说过一小时以上的话。因为和夏莉丝的对话比和真人对话更麻烦,需要很有耐性。她非常不明事理,而且性情不定,所以随时要动脑筋,思考怎么解释才不会令她误会,或者怎么说话才不会惹恼她。

  再说,和「镜子女孩」说话不会受伤,简直是鬼扯。如同之前关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