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十

  彰藏回国后已有月余。

  经过一阵子的忙碌,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彰藏也习惯了公务。先第一次去十年前去世的母亲坟上拜祭,然后前几天拜访徒组高崎甚五郎家,与妹妹千江时隔二十多年后再会。

  千江如今已是半老。只记得年轻时样子的彰藏在刚见面时都没认出来,再次认识到二十多年的岁月是多么久的时间。妹夫高崎甚五郎已经隐退,把家督让给了儿子新之助。侄子新之助在藩校成绩优秀,彰藏打算将来把他从徒组调到奉行所。

  高崎家家禄虽然只有三十石,因为夫妻两人都编织虫笼,家境殷实。彰藏得知后心中宽慰。

  “夫妻感情好么?”

  趁甚五郎离座,彰藏问道。千江笑道,“托哥哥的福。”望着千江幸福的笑脸,彰藏亦无遗憾。亡父若泉下有知,一定也很开心。

  彰藏也在公务之余抽空在领地内视察了几个村子,农民们的生活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紧迫了。从记录文书上看,这十年来几乎没有‘破产流民’出现。

  闲在家时,彰藏把记录二十年的年贡和藩国财政等诸多账簿全部过目一遍。正如大臣们所说的那样,疲敝的藩国财政正在逐渐恢复正常。借款比起二十年前减了进一半。将来大坊滩排水造田全部完成后,摆脱借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彰藏在当上江户家老后最先做的就是重整茅岛藩江户方面的财政,废除以往每两年翻修宅邸的惯例,辞退冗员,江户藩邸需要用人时就从藩国调遣,此外还有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就这样,仅仅五年后支出削减了将近一半。另外也在大阪和江户安排商人常驻,贩卖虫笼,得来的可观收入收入藩库。

  而另一方面,彰藏在得到昌国公许可之后,加大大坊滩排水造田的资金投入,以新田的部分权利为代价,从江户商人那借到了巨额无息钱款。一切努力都在此刻开花结果。

  彰藏合上账本,深深舒出一口气。

  几日以来,他终于看完了大量账簿。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傍晚,房间中也变得昏暗了。

  拿起腿边的茶壶倒茶,里面的茶已经成了温吞水。啜饮着凉掉的茶,彰藏闭上酸涩的眼睛。

  以前担心的官役不正之风并未出现,确认账目没有作假后,彰藏大是放心。他能感觉到,眼下藩国正在重生。

  尽管如此,他却无法沉浸在喜悦中。几日前得知的彦四郎死讯在他心中深深扎下了悲伤的刺,从未消失。

  合上账簿休息了一会,若党富樫九郎右卫门前来报告,有客人。

  “自称是岛贯玄庵。”

  彰藏并不认得这个名字。

  “什么事?”

  “说想卖刀。”

  “刀商么?”

  “不”,九郎右卫门道,“先祖流传下来的刀。此人衣着虽简陋,原本可能为武士。”

  九郎右卫门年轻却看人很准。既然没把那人在门口打发走,那人肯定不简单。

  “刀见过了?”

  “是的。”

  “如何?”

  九郎右卫门慎重地选择词语表达。

  “在下对刀所知甚少,但那刀应该不是俗类。”

  “取来看一下。”

  九郎右卫门行一礼,退回玄关,不久后带着一把包着布袋的刀回来。

  “就是这把。”

  彰藏接过九郎右卫门递来的布袋,取出太刀。

  慢慢抽刀出鞘,显露出刀身。从样式来看,乃是古刀,但没有古刀的沉重,刀身较细,也不够长。彰藏心想可能是研磨太多次,导致刀身较瘦。如果是这样,也就表明这把刀杀过不少人。刀锋有几处伤痕,应该是与剑戟碰撞后留下的。

  把刀放平,彰藏再仔细看一遍。这把刀从鉴赏角度来看绝对不漂亮,但通体散发着不可言喻的魄力,有一种舍弃一切装饰,精简到极致道具之美,最适合杀人。

  此刀极有可能是名刀,也难怪九郎右卫门特地跑来报告。

  “相州刀啊。”

  “是的。”

  “出自何人之手?”

  彰藏问九郎右卫门。

  “刀上无铭。”

  “这等好刀竟然无铭”

  彰藏拔出销钉,仔细观察柄脚,发现这把刀的确无铭。

  “也许是削短了的古刀。”

  九郎右卫门道。彰藏点点头。战国时期多长刀,自从正保二年(一六四五年)幕府规定大小刀长度之后,许多古刀被切断柄脚改短,原来的铭文在柄脚上一同被切除了。

  “应该是出自著名刀匠之手。”

  九郎右卫门也点点头。

  “去见见那位叫岛贯的人。”

  彰藏带着九郎右卫门,走向玄关旁的客室。

  十六畳的房间中央,一位瘦削的老人瞑目端坐。

  “当家之主,名仓彰藏。”

  “原奥宫藩士,岛贯玄庵。”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