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踩着比来时更稳健的步伐离开富勘长屋。笙之介独处后整理桌面,摊开三封书信。虽然折得很整齐,但每封信篇幅都不长。只写一张纸多,而且字体颇大。
笙之介一时看得入迷——写得真好。
果然写得一手好字。不光是字体端正,每个小地方都活力十足。顿的地方顿得有劲,该挑的地方挑得有力。光就字来看,不觉得写字的人心智有什么问题。而且这字虽然诡异,却不是乱写一通。当中有规则,懂汉字的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金吾郎说过,在三八野藩没人这么关心老藩主,一想到此便替他感到落寞。
笙之介知道——这个国家学过写字的人们一般用的汉字,在信件上头一个也找不到。「言字旁」加上「夕」,这字该怎么念?「提手旁」加上「甘」又是什么字?「头部」底下加个「每」,这又是什么字?但若试着将这些汉字拆解成「左偏旁」和「右偏旁」,就会明白这不是什么怪字。每个「左偏旁」和「右偏旁」都确有其字。
没错。就只是替换组合,所以乍看像乱写一通。因为上头写满字,更教人看得一头雾水。
好,就把它命名为赝字吧。笙之介一面磨墨,一面思忖。
如果这是要写给某人的书信,文章中一定会出现的字是什么呢?
——应该是「候」【注:候文是日语在中世纪至近代期间使用的一种文语体。在句末使用助动词「候」。】吧。
那就来找寻「戾」这个「右偏旁」搭不是「人字」的「左偏旁」所构成的赝字吧。笙之介瞪大眼睛,仔细检视那三封信。不久,他眉头紧蹙,抬起头来。
找不到。没有「戾」这个「右偏旁」的字。
换句话说,这个赝字并非单纯只是更换汉字的「左偏旁」。「右偏旁」也在某个规则下被替换,与「左偏旁」重新组合。既然这样,接着找寻使用频率较高的赝字吧。既然是书信,假设有「候」字应该不会有错。
只要找出三封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就能假设它是「候」字。若能从中看出赝字的「左偏旁」和「右偏旁」由「人字旁」和「戾」替换而来,那这会远比只更换「左偏旁」的情况更棘手,不过将会是解谜的线索。
笙之介干劲十足,他很惯重地抄下每个赝字细数。一会儿后,他搁下毛笔,盘起双臂。根本就杂乱无章。这三封书信找不到共通而且出现最多次的赝字。第一封最多的字是「訁父」,第二封最多的是「佄」,第三封最多的是「忄木」。
尽管如此,要是将这些字都换成「候」会是什么情形?
所谓的密文、暗号,有的单纯,有的复杂。就最单纯的情况来说,例如「将『言字旁』的汉字全改成『人字旁』的汉字」,这样的解读方法只要事先口头约定好即可。若是如此,要是不知道双方约定的人在看过后将「言字旁」改成「人字旁」,谜题就解开了。
但这么一来密文就不堪用了,更复杂一些吧——若是将「言字旁」改成「人字旁」,把「人字旁」改成「提手旁」,把「提手旁」改成「心字旁」,那就连使用密语的人也会记不住。若不光是改变「左偏旁」,连「右偏旁」也依照某个规则替换,那也是同样的情形。
这么一来,就得备好某种备忘录,或是文字更换一览表,使用密文沟通的双方各持一份,取得这张一览表就随时能使用密文和解读。
如果将「候」替换成某个赝字,应该就能以此作为出发点推测替换规则。笙之介认为有这个可能,或许办得到。所以他细数可能是「候」的赝字,结果找到几个。
这代表什么呢?
为了制作赝字而替换「左偏旁」与「右偏旁」的规则,亦即文字更换一览表,可能不只一份。多花点时间倒也不是办不到。但使用多种替换规则时,势必得在密文或暗号文章里藏指示,让对方知道「解读得用哪份一览表」。
长堀金吾郎说过,这些书信中——看懂的就只有日期,但就连日期也完全不对。
这点着实诡异。日期、年号、干支该不会就是老藩主的指示吧?告知对方在解读这些书信时,「得用某某文字更换一览表」。例如上头写庚子就用这份,写丙午就用那份。
笙之介盘起双臂沉声低吟,手中的笔蘸满墨。好,分别挑出三封信中最常用的「左偏旁」,数数看有多少,或许看得出规则性。结果又让笙之介沉声低吟。「左偏旁」的使用频率多寡不一,三封信找不出共通点。笙之介不认输,他用同样的方法针对「右偏旁」试一次,但一样找不出规则。
真有点麻烦。
真希望多一点参考资料。如果小田岛一正的书信全都在这,可用来解读的材料能多一些,或许可以看出一定的规则性(就算不只一个也无妨),但眼前只有三封。
没有就是没有,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他甩甩头,松开双臂,接着改为托腮,继续思索。
据说老藩主一再反复写这三封书信,金吾郎才将它藏进怀中,四处找寻来路不明的古桥笙之介。反复写这三种书信有什么含意吗?
笙之介突然心头一震。
倘若替换的规则不只一个,那小田岛一正手中应该也有一览表或备忘录之类的东西,完全对照上头的规则来写。他不可能全记住复杂的规则。如果真是这样,老藩主在写这些诡异的书信时,在隐居处服侍的家臣们应该有人亲眼目睹过一两次。这很容易发现。
难道老藩主将规则全记在脑中?
该不会他记得的不是替换规则,而是书信的内容吧?
会不会只是想起年轻时所写的信,完全照着重誊呢?所以这三封信的文字一再出现的原因是内容令他印象深刻,或是他一直深植脑海。若是这样,恐怕连小田岛一正本人也忘了这些赝字的排列及解读方法。
就算找出那位神秘(现在令周遭人头痛不已)的古桥笙之介,恐怕连他也忘了这件事。经你们这么一提才想到,以前我发明过那样的密文。文字更换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