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着:
“想象出了原稿的样子后,文字就浮现出来了。嗯……把每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读。”
我已经完了。
我完了!
“也就是说,折木同学在稿纸上写的读后感,如果把每一列最后的字连起来,就会读出‘毕业’这个词。这肯定还有后续。”
“真的?不是偶然吗?”
伊原显得很惊讶,但她手中的笔还是飞快地动了起来……
“毕业……荒……野之旅……一……里冢……可悲……”
伊原口中断断续续的句子,很快就被大日向响亮的声音盖住了:
“我明白了!是歌!‘毕业乃通向荒野之旅一里冢,无可悲兮,亦无可喜——折木奉太郎’。哈哈!”
千反田十分满意地解释道:
“原来是一休禅师的狂歌[9]啊。‘门松乃通向冥土之旅一里冢,可喜可贺兮,无可喜可贺[10]’。折木同学以此为范本,把对初中义务教育的最后这一年的感慨写成了歌词,还穿插藏在了读后感中。”
里志接着她说道:
“呃……真是没想到,奉太郎……让我大吃一惊啊。‘通向荒野之旅’,唔……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写这样的东西呢,明明是一向信守节能主义的奉太郎?”
大日向则无论何时都开着喧闹模式:
“原因不是再明显不过了吗!因为折木学长喜欢呀!喜欢写读后感,大概还喜欢花岛老师!没错吧学长?哎,学长你怎么了?你样子好奇怪啊。”
这些家伙根本不明白听别人念自己初中时作的诗是什么感觉,居然能用这种平淡的表情说出这么残忍的话!我的双臂失去了力气,整个上半身瘫在了桌上,把后脑勺对着他们,“啊,真是够了……”我嘟囔了一句,终于忍不住把一直压抑着的情绪喊了出来:
“干脆杀了我吧!”
[1] 此处原文是「常识人」,指的是思维符合常识的人。考虑到语句通顺采取了“普通人”的译法。
[2] “Rump-Titty-Titty-Tum-TAH-Tee”,[美]弗里兹·雷伯的短篇小说作品,曾获1959年雨果奖提名。
[3] 《山月记》,[日]中岛敦的短篇小说作品,根据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改编。
[4] 见古典部系列中篇「わたしたちの伝创の一册」(《我们的传说之作》),收录于系列第六卷中。
[5] 《猿蟹合戦》,这里指的是[日]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作品。
[6] 一种用于舂米的器具。
[7] 《猿蟹合战》,日本民间传说,讲述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
[8] 毕业(SOTUGYOU),和SOTUGIYOU相似。
[9] 和歌的一种,以“五·七·五·七·七”共31个音节组成的短歌,多为幽默或讽刺作品,在江户时代中期十分盛行。
[10] 一休禅师的名言。原文是「门松は冥土の旅の一里冢めでたくもありめでたくもなし」,意为“门松乃是去往黄泉途中的里程碑,既可喜可贺,也无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