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虎与蟹,抑或是折木奉太郎杀人事件

p;里志也做沉思状:

  “H·O……HO?HO,没错吧。《山月记》很有名,但篇幅很短。那么,选择了能快速读完的作品作为读后感课题的HO……”

  真是的,这些家伙个个都是欺负人的专家。我将文库本扣在桌上,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是我。”

  大日向开心地一拍手:

  “这样啊!不是学长写的,那读起来就更有意思了。”

  话里有话。

  “骗你们的。是我没错。”

  里志露出苦笑,伊原则双手叉腰:

  “早就知道了,奉太郎!”

  “为什么要撒这么容易看破的谎呢?”

  千反田则是歪了歪头,露出怜爱般的笑容:

  “是因为觉得有点儿害羞吧,折木同学。”

  既然都知道原因了,不说出来也无所谓吧!

  “要不要读读看?”对大日向的询问,其他三人用各自的方式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我已经无处可逃了——好在,《山月记》这一篇还算不上致命伤。

  “那么现在,作为今后国语学习的参考,我们来拜读折木学长的读后感吧。”

  大日向说着瞧了我一眼,表情变得一本正经:

  “学长不同意的话就算了。”

  真是强烈的既视感。上周也有人问过类似的话,而我的回答也没有变:

  “反正是公开作品,随你的便好了。”

  严格来说,这是以匿名为前提向初中的后辈公开的文章,但我又说不出身份暴露就不能读这种话。三年前,我被问到是否同意把读后感收录进面向后辈的册子里——那时的我做梦也想不到,在升上高中后,这本册子居然会成为社团活动时的谈资。可是,公开本就是不可逆的,这件事压根不存在讨价还价的可能……这是我从老姐那儿学到的道理,也算是学以致用吧。

  大日向微微一笑,眼神在其他同伙身上迅速地扫了一圈:

  “对了,有谁没读过《山月记》吗?”

  一阵奇妙的沉默包围了地学讲义室。

  在我看来,这种沉默并不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读过《山月记》,而是因为担心如果说出“读过了”,却有其他人没读过的话,可能会导致尴尬的气氛……果然,第一个开口的是里志:

  “这就难说了……能介绍一下故事梗概吗?”

  “正有此意。”挺直了腰板儿,大日向用洪亮的声音开始讲述:

  “《山月记》,是中岛敦的著名短篇小说。讲的是唐朝时的一个人,他很优秀,通过科举考试做了官,但因为更向往成为诗人留名后世,就辞去了官职。然而,他的创作之路并不顺利,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回去做地方官,可是又难以忍受卑躬屈膝的生活,在某一天他突然失踪了。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这个男人失踪后不久,有个官员因为工作经过山路时,遭到了老虎的袭击。老虎在快要咬死这位官员的时候突然一个翻身,躲回了原来的草丛中,还喃喃自语:‘好险,好险。’官员听老虎的声音觉得耳熟,于是朝它的方向喊了那失踪官员的名字,草丛中的老虎则回答:‘正是。’为什么这个男人会变成老虎?变成老虎后他又在想些什么?……这些问题,我也说不清楚。”

  “是这样啊,多谢多谢。”

  里志带着某种可疑的表情说道。

  大日向双手放在册子上,露出了自卖自夸一般的笑容:

  “我呢,在读H·O学长的这篇文章时,觉得十分震撼。不是因为内容超乎想象,也不是因为思想太过艰深,只是没想到这居然会是一篇读后感。有幸见到作者我很高兴,能握一下手吗?”

  大日向和我分别坐在桌子的两头,于是我们将手伸向对方,在空中进行了假想的握手。

  “那么,大家开始吧。”

  原本背面朝上盖着的册子被翻了过来,除我以外的四人便凑过头去开始阅读。

  我拿起文库本,假装继续看书,无奈却是心神不宁——那篇读后感写了什么,我已经想起来了。

  《山月记》读后感

  二年级 H·O

  我读了《山月记》,十分有趣的一篇小说。李徵能和袁傪再会、并且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希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

  我家附近有很多野猫,它们只会叫,不会说话。我没有一直观察,并不知道我不在的时候它们有没有说话,但我还是认为猫都是不会说话的,毕竟它们口、舌、喉的形状都和人类有很大的差异。

  袁傪在山里被老虎袭击了,但老虎在紧要关头一个翻身,从袁傪身上跳开,嘟哝着“好险”又藏回了草丛中。听到这个声音的袁傪问道:“哎呀!那岂不是在下好友李徵的声音吗?”老虎回答说是。袁傪是对着草丛的方向询问的,而老虎的回答也是从草丛中传出来的。

  和猫一样,老虎的口、舌、喉也和人类大不相同。就算具有人类的意识,用老虎的器官来发出人类的声音也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低吼声。我们所知的鹦鹉学舌,其实也只是发出奇怪的声音吧。

  话说回来,袁傪只是听到了草丛中传来的嘟哝声,便分辨出了李徵的声音。也就是说,这声音就是李徵本人的。从“老虎不能说话”和“确实是李徵本人的声音”这两点,可以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