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长什么样?」
「你等一下。」
为了拿出实物给她看,我站起身来,扭着身体将手伸向架子。
背包外侧附有笔套,我便直接在那里塞了两枝,一枝是备用的。我取出一枝,坐下拿给似鸟看。
「哦,这就是老师的好搭档呀!看起来很高级耶!」
似鸟用夸张的语气感动地说。实际上,这枝笔是没啥了不起的便宜货,便利商店大概也有卖。
「将来,老师的纪念馆一旦兴建完成后,这枝笔就会被拿出来展示对吧!」
不,没那回事。
话说回来,兴建纪念馆之类的事,我想都没想过。如果有那么多钱,请用于震灾复兴吧。
我把那枝笔插在衬衫胸前的口袋上,继续说明:
「我会一边拿着自动铅笔,一边持续翻阅经过校对检查的一校稿。虽然有问题的部分有时会贴上便利贴,但我基本上还是会一页一页地翻阅所有稿子。」
接着,假设我看到校对人员指出的部分。
而我同意该指正,并希望文章依照那样修改。
我就会用自动铅笔画出一个大圆把该指正部分圈起来,表示「请照这样修改」。
相反地,若我觉得此处不需修改—
我就会在该指正部分上打叉。
有时还会写上「维持原样」。
「因为妈妈?」(注:在日文中,「妈妈」与「维持原样」的发音相同)
「跟母亲无关喔。」
「啊,果然如此。」
虽然我很感谢校对人员的指正,但我希望维持原样的部分还挺多的。就我的情况来说,我有时会刻意在对话中使用奇怪的日语,所以会把那种指正全部打叉。
我就这样地持续翻阅一集约有一百五十张(也就是约为文库本的三百页)的稿子进行检查。
有时候也会遇到连我也无法判断的情况。
举例来说,校对人员指出意思相近的汉字,但我却不知道哪个汉字比较恰当。
在这种情况,我会暂时不做判断,并在该页贴上便利贴,然后事先把校对稿的边缘稍微折起来。
等到所有检查都完成后,我才会询问编辑「关于此处——」,交由编辑来判断。
话说到这边后,我想起有件事忘了说。
「啊!关于检查一校稿的地点——」
「不是编辑部吗?」
「嗯,去年几乎都是在编辑部。我经常会为了开会而前往东京,就顺便配合开会日期来检查校对稿。不过,高一时,我无法只为了这项工作就前往东京,所以用邮寄的方式来做。检查完送过来的一校稿后,我会连同作者校一起寄回去。」
「原来如此。」
「之后,编辑若有看不懂的地方,就会打电话给我,我直接在电话中回答他。到这边,一校就结束了—出版前所需的步骤,又完成了一项。」
「不过,校对检查还要再进行一次对吧?」
「对啊,还有二校。」
在二校中,要重复进行相同的事。
经过检查的一校稿被完全修正后,就会成为二校稿。
校对人员会收到二校稿,我则会收到二校稿的副本。
在二校稿的副本中,我要检查修改过的部分是否完全没问题。此为第二次的作者校正。
为了检查校对人员检查过的二校稿,我这个作者会再次前往编辑部(或是透过邮寄)。
在二校稿中,新的指正出现频率相当高。那些指正包含了一校时疏忽的部分、我在一校中选择维持原样的部分等。
我会再次拿起自动铅笔,画上圈或叉。
「一校与二校这两项工作合称为校稿检查。」
「听你这样说,感觉好麻烦喔。」
「实际上,是真的很麻烦。」
我小声嘀咕。
「我每次都必须睁大眼睛寻找错误才行,非常累人。」
「我就知道。」
「不过……为了出版没有错误的书,这些工作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原来如此,辛苦了。」
「谢、谢谢你……」
「这样就终于结束了吧?」
「不,作者还有一些事要做。」
「还有啊?那个……是什么事呢?」
「剩下的工作包含撰写后记、放上作者近照、撰写作者介绍,以及检查插画。」
撰写后记。
在轻小说中,后记几乎是必备的,不写不行。
在分量方面,大多为二到四页,有的仅有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