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产生摩擦。这些堆积如山的公文里,就有许多陈情内容是这么来的。当然,我等护民卿部队会对特别严重的案例采取行动。具体来说,像是窃盗、伤害等案件,我们会逮捕、拘留犯人,或者对其科以罚金——如果他付得出来。可是,这些终究只算得上事后处理吧?所以说,如果不生出个解决办法,民怨只会有增无减。」
军人子弟:「的确如此是也。」
铁国少尉:「……」
军人子弟:「……」
铁国少尉:「如何?」
军人子弟:「嗯……记得老师也曾在课堂上提过好几种案例……开拓民是吧……」
铁国少尉:「……」
军人子弟:(这事确实棘手呢,一个不好甚至会引起暴动。更重要的是,如果放任他们进行开拓,还可能产生无数难以防卫的零散地区是也……)
铁国少尉:「……」
军人子弟:「公会如何?」
铁国少尉:「公会吗?」
军人子弟:「铁匠公会应该能收人当徒弟吧?」
铁国少尉:「啊,我会去问问看。找公会的评议会就行了吧……话又说回来,既然是收人为徒,一个师傅顶多也只能收个五到十人吧……」
军人子弟:「这话倒也没错。既然如此,就由我们安排工房,然后聘请工匠前来教学……规模想必会比工房来得更大是也。」
铁国少尉:「工房吗?」
军人子弟:「不不不,不太一样……嗯~总而言之……」
铁国少尉:「总而言之?」
军人子弟:「所有志愿者都由军队雇用是也。」
铁国少尉:「啊?您说军队?」
军人子弟:「别无他法啊。公会有收徒的极限.既有的开拓村也到了收容极限。这些人缺钱、缺地方住、缺工作,缺的东西实在太多,干脆一口气解决掉算了。」
铁国少尉:「这么说是没错啦……」
军人子弟:「毕竟在下是军人,目前看来军队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铁国少尉:「可是,这么一来必需支付的薪水会变得非常多唷?不,不只是薪水而已,像装备、粮食、宿舍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军人子弟:「这些就由他们自给自足即可。」
铁国少尉:「咦——?」
军人子弟:「因为『军人平时理当处理行政工作』对吧?那么就在工兵底下设立个新的兵科,让这些人平常务农,打造一个半农半军的组织(※)是也。至于役期嘛,就先订个五年。只要从军个五年,就给予他们适当的金额与农地。」
铁国少尉:「嗯,以军人身分雇用农民是吧?」
军人子弟:「从事农务也能锻链身体唷。农民之所以会骨瘦如柴,在下认为大多是由于饥饿。军队能为他们确保以马铃薯为主的基本粮食是也。」
铁国少尉:「这点也和国家政策一致呢。」
军人子弟:「募集时放宽年龄限制,好让携家带眷者也能够从军。向上头征求许可,送这些人到邻近冰之国的荒地或森林进行洲犁。那附近基本上是不易遭战火波及的内地,而且有河又有山丘,对吧?那里或许因为气候过于严苛而无法种麦,不过可以让他们结合林业、放牧牲畜、种植马铃薯三者来建构村子。」
铁国少尉:「支援体制呢?粮食等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军人子弟:「既然是军人,当然该由国家提供。关于这一点,在下会直接向铁腕王上奏是也。若能好好利用马铃薯的生产速度,应该只要三年就足以还本了是也。」
铁国少尉:「呃,真的吗……」笔记
军人子弟:「订定计划不会自傲是也。在军队里头,也有许多开拓民出身的军人对吧?」
(※)半农半军的组绣
指屯田兵。令士兵开拓耕地,让他们平时靠农业来自给自足,战时则从事军务的制度。中国大约于西元一世纪时便已有此制度,日本最有名的则是明治维新后的北海道屯田兵制度。
铁国少尉:「没错,像我就是个例子。」
军人子弟:「至少召集七个人,让大家尽可能地研究这个计划的问题与难处。然后向修道院请求协助。另外,正如在下先前所提过的,得想办法增加随军的医护人员才行,因此也该考虑设立医护兵科。这么一来,光是安排一条连结新设开拓村的巡逻路线,应该就能收到早期发现传染病或即时医治伤病者的功效是也。」
铁国少尉:「这个主意很不错耶,带上战场的平民确实愈少愈好。」
军人子弟:「除此之外,还要整顿街道。」
铁国少尉:「街道?」
军人子弟:「街道的有无,常会使得行军速度产生极大落差。特别是包含我国在内的三国皆为步兵居多,影响就更大了。物资与人员的流通速度,也会受到街道左右对吧?应该趁机建设新路或攘张旧路才是。」
铁国少尉:「这些钱去哪里找罗?」
军人子弟:「关于这一点,就找冰之国与冬之国来帮忙是也。」
铁国少尉:「啊……?」
军人子弟:「别单看铁之国,首先该整顿一条横跨三国的大道。这么一来,彼此之间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