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会做过头。
我忽然转身看向后方。视线前方的摊位积极在向人推销有个不正经名称的NINJA贷款。甚至对在这个竞争社会的底层痛苦挣扎的人们,他们也愿意提供融资。这般举动确实可以形容成是一种社会贡献。确实可以这么形容没错,但华莱士说得相当贴切,铅不可能变成金子,炸薯条也永远只是炸薯条。
我在心中低喃,说出不知多少年不曾说过的字眼。
泡沫经济。
月面有可能正面临不动产泡沫经济。
想法极其单纯。
物品价格是依什么而定呢?以传统的说明来说,即是需求和供给。
不过,对于价格本身,并无法只靠需求和供给来说明。原因是所谓的价格,一定要藉由货币性价值来表现。
于是,经济学家预设了极端的状况。
想像一座小岛上有一条鱼和一百慕鲁的货币。A先生拥有一条鱼,B先生则拥有一百慕鲁。B先生已经饿得快要晕过去,所以花光手上有的一百慕鲁,向A先生买了鱼。这时,鱼就有了一条价值一百慕鲁的价格。
那么,如果A先生拥有两条鱼呢?因为B先生只拥有一百慕鲁,所以就算抓住B先生饥肠辘辘这点,想要敲竹杠地把鱼全部推销出去,也只赚得到一百慕鲁。也就是说,一条鱼的价格会变成五十慕鲁。那么,如果反过来变成只有一条鱼,但B先生拥有两百慕鲁呢?
只要这样思考下去,就会知道鱼价会依岛上有多少条鱼和货币数量而定。
我应用了这样的思考模式。
我在港口被推销了融资方案。而且,我明确告知自己没有收入、没有工作,也没有资产。也就是说,如果以方才的小岛例子来比喻,我就是没有半毛钱的B先生。
我们会说因为有需求,价格才会上涨,但这个说法少了一个前提。应该说仅限于在有足够支付货款的货币之下,价格才会因需求而上涨。
这么一来,月面被广为讨论的前提将难以成立。
在说明月面的不动产时,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内容。
──月面的土地有限,也止不住移民流入的趋势。因为人口持续在增加,所以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说,不动产绝对不会跌价。
这样的说法或许有道理。
不过,想要让这样的说法延伸到引起不动产涨价,必须先达到每个来到月面的人都买得起不动产的条件。
接下来,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推展住宅支援计画?那不正是因为来到月面的人们面对不动产的行情,就算扒光身上所有衣物也买不起,才会流离失所吗?
这么一来,或许小岛上的鱼确实数量有限,但就算增加再多NINJA的B先生,鱼价也不可能涨价。答案很简单,因为B先生们没有钱。
如果B先生们想要买鱼,只能够向人借钱。
这时,就要思考一下月面的国际收支了。
月面的国际收支是把进出月面的资金金额加以整理而得的数据。也就是针对在月面生产的商品、点子或是月面上的资产,地球所支付的金额,和反过来从月面流出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如果以小岛的例子来思考,想要让月面的不动产价格持续上涨,光是有人持续来到月面是不够的。
必须有资金流入才行。
甚至可以说根本不需要有人来,只要有资金流入,价格就会上涨。强调有没有人来到月面这点,或许只是为了表示有资金流入的藉口也说不定。
回到国际收支的话题,月面的国际收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呈现出正数。
庞大资金以压倒性的气势流入月面。
「……」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
在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时,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试图找出可支持自我假设的证据。有个说法称为确认偏误,指出人们会有只寻求对自我想法有利之资讯的倾向。(注: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又称确认偏差、验证偏误,指个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而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以片面诠释来支持自我想法。)
所以,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找出可以反证自我假设的事实。
首先,必须思考租金的增加率。说不定NINJA贷款只是极端的例子,购买不动产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薪水一升再升,才买得起价格高涨的不动产。
我抱著这样的想法,点开专门研究投资界的数据调查公司将其提供的薪资数据加以图表化的图表一看,当场忍不住用鼻子哼笑一声。那数字和不动产价格的成长率根本无从比起。月面的不动产依旧是在几乎所有人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的价位。
那么,企业的营收成长率呢?企业利用盈余来投资不动产是常见的手法。我试著把所有上市企业的营收成长率加以图表化后,发现果然只有部分企业的表现突出,虽然整体看起来呈现强势成长,但仍处于极其正常的常识范围内。
我知道有好几家公司的营收反而正是靠著投资不动产的收益而得到成长。
这么一来,是否就表示不动产行情的成长率果然超出实体经济的成长率?
不过,如果移居到月面来的全是有钱人,不动产行情也是有可能以超越实体经济的成长速度获得成长。在地球上,有很多这种潇洒的度假地区。
「……可以假设的可能性太多了……」
我下不了结论,判断不出眼前的数据堆是否支持我的假设,还是我只是朝对自己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