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我出门时,拿个榔头来把我的装置砸烂。

  另外我也没有就这样从走廊往客厅方向走去。

  取而代之的,我爬上往二楼的楼梯。因为这间教会二三楼的部分像依附着山崖往上延伸。我爬上又窄又陡的楼梯后抵达二楼,有个削去山壁而腾出一点点空间的小庭院,另外有两间贴着山壁而盖的房间。两个房间都因为盖在陡峭的山壁上所以面积很小,其中一个好像就是理沙的房间。室外的小庭院里则摆有漆成白色的桌子跟椅子。

  再通往楼上的楼梯,已经不能称为楼梯而该说是梯子。理沙总是灵活地爬上这梯子,到三楼的庭院里去晾衣服。

  教会的三楼部分与其说是房间,称为仓库或许还更妥当。穿过那里后就是一个与屋顶邻接的小空间。木造的门上好不神气的装了个自动锁,上面还有着理沙手写的告示「出外时别忘了带钥匙」。我想她一定曾好几次把自己反锁在外头吧。不过我打算之后回来时当然是从正门进入,所以直接往屋外走去。

  现在月面上正值为期两周的「白天」,阳光穿透覆盖月面都市的圆顶洒落下来的这个时段,让人觉得非常舒适。今天我们也能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看见地球。在这个以这一带的标准来说,尊是宽广得有些奢侈的庭院里头,有棵大树倚着后方的山崖生长着。或许是因为理沙和羽贺那会在树荫下乘凉的关系,有张折叠椅就摆在那边,花圃中有也百合花随风摇曳。也有些衣服现在就晾在庭院里,但因为哪件是谁的实在一目了然的关系,让我默默别开了目光。

  总之因为这里的崖壁实在太陡峭,是个让人没办法从外面看到这个院子里头,从这里却能鸟瞰周遭一切景物的好地点。

  我眺望脚下第六外区那片乱糟糟的街景,看到有人在顶楼上悠闲地用装置看书,也有人正在修理屋顶。不知道是面包店还是洗衣店,杀风景的烟囱正冒着水蒸气,另外也有正在建设的民宅。

  不过我走到这里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探勘这一带的环境。

  虽然要我沿着后方的山崖跑上去抵达台地上面也是可以,但这样做的话大概会闯入别人家的土地内,而遭人报警吧。

  于是我稍微将身体伸展一番后,从院子里面往外看,找到了一条位于民宅和民宅的窄缝间,勉强能够通到台地上的路。于是我在助跑之后,就从院子里朝着那条路一跃而下。

  目的地在比从这庭院往外能看见的范围还要更远、更远之处。

  今天要造访的地方,就在牛顿市中那些像反抗着地球般尖锐高耸的摩天大厦群中。

  离开第六外区的闹街后,我搭上了电车。电车的名字就叫「月面开发列车」,完全依其实际的功能性来命名,没什么情调。这条列车路线一如其名,是月面刚开始开发时铺设的。在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站中,还展示了穿着太空衣的人像在月面的沙漠中进行垦荒作业的立体模型。这段历史的媒体纪录明明在网路上到处都看得到,但观光客们依然会满心感激的围在那些立体模型旁拍照,这副景象让我每次看了都觉得很妙。

  从前曾有个脑筋很不错的家伙灵机一动,在立体模型旁摆了个挖有小洞的箱子,让观光客们误以为那是捐款箱,而投入了多得像座小山的零钱。但可惜的是,那个脑筋不错的家伙却没料到,观光客们竟然蠢到在短短几小时内让那个箱子被投满零钱,更因为箱子满了让他们没办法乐捐而去找站务员投诉,就这样让恶作剧穿帮了。

  这个由脑筋灵光的傻瓜所做的失败之举,后来却反被站务员们发扬光大,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募捐箱,并靠着这个根本没什么正当名目的箱子来大肆征收观光客的零钱。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范本,告诉后人就算只是稍微大意,都可能让大好的赚钱机会在一瞬间就吹了。

  又因为月面上被开发成适合人居的土地其实非常少,所以这辆月面开发列车如今也只能委屈地缩起身体在城镇里面运行。

  电车驶过杂乱而密集的建筑当中,透过车窗可以清楚瞥见该处居民的生活内容。而观光客们只要一从风景中发现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或生活记忆,就会兴奋地吵嚷起来。

  不过会让我看了感到欢欣雀跃的文化成分,当然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地方。

  月面是移民者的大熔炉,而且聚集到此地来的多半是一些极渴望摆脱地球重力的人们,也就让文化特色更淡薄了。因此在铁道两旁的这些物事可以说只是刻意作秀罢了。打算彻底沿袭自己出身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家伙,在月面只会大受旁人白眼。毕竟再怎么说这里可是月面,而不是地球啊。

  电车又过了几站,车窗外的街景也终于开始有了变化。

  街道从杂乱转为井然有序,也渐渐变得无国界化。轮廓由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直线及优雅曲线勾勒而成的建筑物数量渐增,修剪得很工整的树木也变多了。这代表列车现在已经进入白环区。

  列车里的电子广告这时也换成以企业职员为对象的内容,鼓吹购屋或为家人投保之类的广告增加了。

  另外在进入这一区后,外头的地面也开始渐渐降低,使列车渐渐和地面拉开了距离。最后列车是行驶在相当于大厦十楼的高度上,方才还在窗边的美丽街景也移动到了我们的脚下。

  这里的建筑都盖得很漂亮,在市区各处点缀有公园的绿意,不时也能看见一些宽阔的水道。

  要是把这景色拍照起来裱框的话,作品标题应该会是「协调」吧。

  因为在遥远的另一头也能看到红谷区那斑驳的街道,两边形成的对比实在很强烈。

  当我这样想着的同时,列车的高度也开始急遽爬升。于是眼前能俯瞰到的景色,也从住宅变成有着醒目商业建筑群的一整片冷硬水泥丛林。

  纵使我们现在已经爬到了二十楼左右的高度,但在被抛往列车后头的两侧大楼之中,看得见顶楼的却变少了。这表示我们已经靠近牛顿市。隔着玻璃窗能看到在大楼中忙碌工作着的人群身影,各处也开始出现了电子广告看板。

  最后电车终于像进入了郁郁苍苍的密林中一般被阴影覆盖,乘客们的视野也瞬间变得狭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