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二年才明白?SE入门 后记

  说来惭愧,尽管写了这么一部系列作,我对日本的IT产业未来并不看好。

  不断高呼成本削减和业务委托的管理、过度仰赖贩卖工时的经营模式,以及伴随用户环境增生的无意义客制。

  现场由于性质关系,往往使用被赋予的工具就很吃力,没有催生出新东西的自觉。因为每天都很忙,一般来说不想徒增自己的工作,就连闲暇时也不想再碰电脑吧?

  每次听到这种状况,我都会冒出「大家是不是不喜欢技术?」的念头。人们只是在冠上IT两字的公司里当个上班族罢了吧?

  IT的本质是自动化,利用程式解决日常些许的不便,一切的动机就是由此出发。原本思考该如何将每日的业务系统化?如何节省人力?这才叫工程技术吧。但在许多情况下,对策容易演变成人海战术或业务委托。上头高唱「活用外包」,下面的人主张「人手不足」和「想降低工作量」。其中不存在技术的观点,无谓的业务依然无谓,冗长的作业仍旧一直冗长下去。

  当然,并非所有公司都是这样。也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发挥创意,创造出新的价值。不过当我们环视国内整个IT产业时,感觉不到什么重大创新的气息。

  当九零年代Amazon和Google出现时,我周遭的反应很冷淡,列举出一堆不会成功的理由,揶揄他们是万年亏损企业,并主张应该从事更脚踏实地的业务。

  后来的结果如何,正如各位所知,他们靠著中长期的投资和技术改变了世界。要追上那种规模的服务和基础建设想必很困难。尽管有购并或法庭攻防之类的醒目话题,但我们不该遗漏掉他们骨子里存在「怎么样才能变得更便利」和「能不能创新出新东西」的技术者灵魂。Facebook和Linux也是一样,全是爱好程式的Geek(极客)抱持著「如果有这种服务/软体就会很方便」的念头,动手制作出来的。最起码,一开始就不存在外包或成本削减之类的观点才对。

  我在本系列第一集的后记里写到过,恩师劝我「千万别当SE」。事到如今,我也是持相同意见。倘若你是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想要当个成功的上班族的话,还有许多更划算的工作。而且,如果想当个成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SE」这个头衔。你应该试著利用手边的电脑和云端资源,制作出便利的服务。倘若它具有吸引力,会有许多公司愿意投资,没有必要特地进入SIer,制作一个不清楚目的的系统。

  倘若不是找工作时遭逢冰河期,又假如自己能多加思考恩师的忠告,我当初就不会去当SE了。大概会和研讨班的学长们一样,在制造商或保险公司里过著随心所欲的社会人士生活吧。结果就是不会遭受IT业界特有的不合理蹂躏,本系列作也就不会诞生了。SE?那是什么?Sound Effect的缩写吗?诸如此类。

  不过,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时,我必定会想起一段故事。

  那是在我还是第一年新人的OJT期间发生的事情。某业务系统的修改出了差错,导致帐票的位数产生错位。资料的输出期限逼近,没有时间再跑一遍大型电脑的工作。当然,部门内陷入严重混乱。从主任到课长甚至于部长,几乎所有人都被迫聚集起来商讨对策。

  『究竟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提问的人是课长。

  『应该找出错误的原因,同时确认审查的流程,厘清责任的所在。』

  部长则是反过来告诫:『现在不是找凶手的时候。』

  『所有人一起检查帐票并修正资料吧。十个人合作的话,今晚应该可以搞定。』

  这时,迟到的中坚SE来了。面对混乱的场面,他这位有名的技术宅满不在乎地丢出了一句话:

  『如果能拿到CSV格式的资料,我可以执行脚本,利用手边的伺服器,大约一个小时就把帐票整形完毕。』

  我对于SE的憧憬,恐怕就是源自于这个时候的体验。

  最后,对于耐心陪伴我多次改稿的编辑汤浅先生和小野寺先生、以美丽插画妆点本书的Ixy老师,更重要的是手中拿著本书的您,在此我要献上由衷的感谢之意。谢谢你们。

  有缘我们再见了。

  二○一七年五月 夏海公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