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虽然机率很小,但是不幸被卷入跳楼自杀的说法还比较合理——再说,少女为何要杀老板?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猜想大概是有什么纠纷吧,若不向老板和遗言少女两个人……至少其中之一问清楚的话……不过,单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动机是什么都没差吧?」
「没、没差吗?」
「绀藤先生委托我的,是查出遗言少女自杀未遂的真相——十二岁的少女跳楼自杀的真正动机。可是一旦变成杀人未遂,自杀这件事原本就不存在,也不需要再继续进行调查吧?而现在我们已经得证,这件事与阜本老师把自杀画得唯美的短篇〈死亡带路人〉完全无关了。」
「……」
这……是这样没错啦。
〈死亡带路人〉是自杀的故事,不是杀人的故事。
既然如此,这场「自杀」不是受漫画影响而造成的事实就很明白了——大概是她之前讲的「只是名字遭到利用」的情况吧。并非「为了隐藏真正的动机」,而是「为了掩饰杀人意图」的烟雾弹。
可是,这个结局也太令人消化不良了。就算这是真相,我和绀藤先生就算了,我不认为阜本老师会相信。
而今日子小姐似乎也不是这么不明事理的人。
「至于遗言少女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我倒是可以来分析一番。」
于是她补充。
「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试着依序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认为这件事有什么内幕。让各位清楚明白遗言少女到底想做什么、打算做什么——以及失败了什么。」
「还请你务必说明。」
绀藤先生和我异口同声。
都到了这个地步,要是在这里结束,未免也太吊人胃口了。
「那么我就简短地说明一下。」
今日子小姐开始话说从头。
「假设有位少女对某人怀着强烈的杀意——而且是非常非常强烈的杀意——至于杀意的具体内容,请恕我再重复一遍,得问当事人才会知道。只要在这个前提之下向周围的人打听,或许就能掌握大致的动机。」
说得简单,但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
只是,不同于以个人行为结案的「自杀」,若是影响范围扩大到其他人的「杀人」,要探索其根源的难度可能会降低很多。
再说,也有人认为寻找动机没什么意义——我个人不太欣赏这种想法,不过在我仰赖的侦探之中,也有总是扬言「我只要能解开充满魅力的谜团就够了,对犯人的动机没兴趣」的名侦探。这点的确是很没有人味,事实上,他也很冷漠——但如果要说只是解开了「充满魅力的谜团」就一脸什么都懂的样子,开始对凶手滔滔不绝说教的名侦探就比较人味,那倒也未必。
如同一个人基于任何理由自杀都不奇怪,一个人基于任何理由差点被杀,或是真的被杀也都不奇怪——好吧,暂且先把这个问题吞回去好了。
遗言少女打算杀死书店老板。
怀抱着孩子般的强烈杀意。
所以,在此希望今日子小姐吿诉我的,并不是杀人的理由——而是为了杀害老板的少女,为何要选择这么迂回曲折的方法。
不知该说是迂回曲折,还是危险的方法。
「并不是为了施展诡计而施展的诡计……感觉比较像是一个突发奇想,于是就动手了……这样吗?仿佛算准打烊时间突然下起的雨,让她鬼使神差地在冲动之下,将脑海中的妄想付诸实行……」
我戒慎恐惧地问今日子小姐。
问得宛如杰出的推理小说里经常会出现「只不过为了杀死一个人,谁会这么大费周章啊」、「单纯找个夜晚在半路上袭击杀害目标之后埋在山里,被发现的可能性还比较低不是吗?」这种温情吐嘈的解答范例。
制造出密室的理由是因为凶手为推理狂。
乍看之下是穿凿附会,但其实意外地极具真实性——想起遗言少女看的书之杂——她好像也看推理小说。
喔不,不是杂——是平衡。
「的确,要是没下雨,她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了,但就如同没有下不停的雨,雨迟早是会下的——隐馆先生认为以伞做为目标,从大楼楼顶跳下来压杀人的风险太高吧?不见得一定会命中目标,就算命中目标,也不见得能确实杀死目标——不过,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肯定会身受重伤,最糟糕的情况是只有自己丧命。」
我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现实生活中几乎都会发展成这种最糟糕的情况。
不,甚至还有更糟的。
以不够精确的标记做为识别基准,结果压到另外一个人。又,即使是命中了目标,但只有自己受到昏迷不醒的重伤。被锁定的目标——老板甚至没发现自己险些被杀。
既是悲惨的结果,也是笨到家的结果。
就连只是无辜受到牵连的我,也觉得真是够了。
比起这么做——我并没有提修正案的意思——随便拿把水果刀,不是从头顶,而是从背后锁定正要回家的老板,更容易达成少女的目的吧。
「可是,这么一来虽然可以确实杀死对方,但也会穿帮吧?」
「穿帮……是被捕的意思吗?」
「不是,是『想杀死对方』这件事会穿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