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轻小说编辑工作目录──在成为编辑之后篇

神域》

  二〇一一年就在这些事情发展当中结束。

  接下来在二〇一二年。

  《AW》和《SAO》两部作品改编为动画。因为被选为ASCII MEDIA WORKS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动画作品的关系,所以接受公司全力后援。而编辑部也为了要在幕后辅助动画版《AW》和《SAO》,所以派出另外一名编辑,土屋智之作为跨媒体发展负责人加入团队。由于他可以说是非常纤细的转助,所以作家和动画工作人员之间的情报共享比率极高,因此让整个企画的品质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也因为所有团队成员的努力,所以让两部作品都成为当红炸子鸡。

  特别是《SAO》动画化带来的效果十分惊人,累积发行册数马上就突破五百万册,成长为一部以一千万册为目标的作品。说到系列累积销量一千万册的作品,在其他文库品牌当中也只有《秀逗魔导士》(神坂一著,富士见Fantasia文库出版)、《魔术士欧菲》(秋田祯信著,富士见Fantasia文库出版)等少数几部作品,就电击文库来说,也是继《魔法禁书目录》后首次有望的作品。

  在二〇一四年,《SAO》电视动画第二期正式播映。在海外也受到许多观众支持,也因为动画带来的良好影响,让原作翻译版本在各个不同国家陆续推出。像是台湾、韩国、中国、泰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义大利、西班牙、波兰、俄罗斯等国。也因为动画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播出的关系,所以川原老师也开始接获世界各国动画活动的邀请招待。《SAO》甚至还登上教科书,在爱知教育大学,由广濑正浩副教授开班的「国文学讲义」当中被采用为教材。

  ■一直以来支撑自己的,就是读者们的打气之力

  在我成为电击文库的编辑之后,我从工作当中学习到很多事情。特别是有关于跨媒体发展,我觉得自己应该可说是累积了业界最丰富的经验也不为过。因为电击文库在面对跨媒体发展时,是采取让原作责任编辑亲自下场负责的方式,所以让我透过跨媒体发展,养成了从多种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能力。

  在面对一部作品时──

  我可能是必须要努力让销售册数持续成长的责任编辑。

  或许是应该要努力思考怎么让一部原作改编动画能够当红大卖的制作人。

  也可能是必须要构思怎么让一部和动画合作推出的游戏,玩起来会更有趣的开发人员。

  又或者是得努力构想,要提出怎么样的内容,才能够让所有参加的消费者,会觉得十分有趣的活动宣传负责人。

  会以各种不同的立场,去参与一个跨媒体发展的企画。

  在参与这些企画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判断太过于偏颇,所以在参与每个不同案件时,都必须要完全转换自己的思考模式。虽然在经手需要并联电路式处理方式的业务真的是非常辛苦,但是靠著从二〇〇五年开始,就培养出的「能够定下最有效率处理方式的很得要领思考模式」,所以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真正发生什么重大意外。

  但话虽如此,因为实在是太过忙碌了,还是会碰上内心感到十分乾枯的时期。在下午看到上班族下班后一起结伙去喝个一杯的时候,实在是非常刺激我的嫉妒心理,只好在内心大喊「我一点也不羡慕啦!」。

  在这种时候,最能够鼓励我的东西,就是书迷来信,或者是在签名会上直接和各位读者的互动。当然书迷来信多半都是要寄给作家啦。只不过就算是这样,在收到信时还是会让我觉得就像自己受到肯定一样的感动。

  我曾经收到一封这样的书迷来信。

  寄信人是一名受到焦虑症状所苦的女学生,因为「广场恐惧症」(因害怕人群拥挤而令患者无法出门)的影响,而没有办法搭电车。在这种连每天通勤上学都有困难的生活当中,她遇见一本电击文库作品,在看完之后觉得十分感动,感觉自己也受到鼓励。

  ──如果是一边看著这本小说,我就有办法搭上电车,就有办法前去学校。真的真的非常感谢。我未来也一定会持续支持老师的作品。

  信上主要内容大概就是这样。

  我在看这封信的时候,控制不住双手的颤抖,眼眶也不由自主热了起来。因为看到为了电击文库作品而感动的读者,所以觉得感动的编辑,实在是一幅很奇妙的构图,但是这种书迷来信,除了对作家来说以外,对于我们这些编辑也是非常贵重的宝物。我会把部分信件拷贝下来,把原信送给作家,将拷贝收在自己的抽屉里面。到现在还是非常珍重地保存这些信件。

  在签名会上和读者直接交流,对我来说也是很能令我打起精神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作家还是编辑,在举办签名会的时候都是十分紧张。只不过我觉得最紧张的人,应该还是到场的各位读者吧。可以直接接触到自己崇拜的作家,于是开始思考真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应该要说些什么才好,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读者们在当下有多紧张。有些时候还能看到在轮到自己上前时,就拚命挤出「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希望老师能继续加油!」这几句话,然后在作家老师签完名以后,还会拿手在衣服上擦啊擦,一边说著「手很脏不好意思!」,一边希望能和老师握个手的读者。不论是作家、读者还是编辑,在会场上的大家之所以会这么紧张,我想一定是因为所有人都非常珍惜这一刻的关系。

  在这种时候我就会重新体认到,自己这份工作居然能够带给别人如此正向积极的能量。

  并且在心里立誓,未来一定要更享受这份工作。如果我们创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感觉无趣的话,那对于寄来这些书迷信的读者,以及特别前来参与签名会的读者,实在是太失礼了。

  创作者一边享受自己的工作,并且带给众人更多「乐趣」,而读者则是接收到这些「乐趣」,尽情地享受它……这一定就是这份工作最理想的结构。

  只要还有办法从他们身上接收到更多活力,并且把这份能量转换成对于工作的热情,我就一定可以继续挑战自己的最佳纪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